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马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按照罗马《法学阶梯》规定,诺成契约省略过去所规定的一切形式,认定债务的缔结既不需用文书,也不需要当事人在场,也没有必要给予某物,只需进行该法律行为的当事人同意。这一变化反映出罗马法(     
A.私有观念的动摇B.信守契约的本质
C.形式主义的消失D.务实灵活的特点
2023-08-15更新 | 360次组卷 | 4卷引用:选必1-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2 . 日耳曼统治者在灭亡了西罗马之后却主动学习了古罗马以法治国的统治理念,“作为征服者反而被被征服者所征服”。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日耳曼人认识到自己的落后B.农耕文明比游牧文明更加优越
C.罗马法律处于世界领先地位D.日耳曼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
2023-07-21更新 | 178次组卷 | 5卷引用: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治与教化(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3 . 罗马共和国时期刑法的罪名,多有处死“以祭谷神、奉献于神”的规定。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材料说明(     
A.罗马法缺乏客观统一标准B.罗马法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C.早期罗马法具有宗教色彩D.早期罗马法有明确量刑标准
2023-06-14更新 | 39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36讲近代西方的法律教化、人口迁徙和文化交融(讲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4 . 公元426年,罗马颁布《引证法》,正式承认盖尤斯、保罗、乌尔比安、帕比尼安和莫迪斯蒂努斯五大法学家的解答具有法律效力;并规定凡未经明文规定的法律问题,悉依五大法学家的解答加以解决。这说明(     
A.罗马重视法学家的作用B.罗马法缺乏理性精神
C.法学家垄断法律解释权D.罗马法体系有待完善
2023-06-13更新 | 489次组卷 | 8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前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这一变化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     
A.系统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B.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利益
C.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D.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
2023-06-10更新 | 6876次组卷 | 42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4古代世界文明的发展
6 . “没有一个人与其自我的相像会赶上所有人之间的相互相像。因此,无论我们会怎样界定人,一个定义就足以运用于全体。这就充分证明,人与人之间没有类的差别。”既然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不同,那么根据理性制定出的法律也应平等地适用于每一个人。该观点反映了古代罗马(     
A.保护私有财产观念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缺乏客观统一标准D.自然法的思想主张
2023-06-04更新 | 438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2023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在谈到古代罗马二元法律体系最终消亡并形成统一的法律体系时,有学者说:“罗马法学家们谈论的一般不再是想象之中的‘正义’或‘应然’之中的理想,而是一般人的境遇、普通人的常识、世俗人的生存事实,以及商业交换的探究”。该学者意在强调(     
A.罗马法兼顾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B.古罗马最早产生理性精神
C.罗马法具有较强灵活性和实用性D.法学家可左右法律的解释
8 . 同一案件的判决在古巴比伦和古罗马会大相径庭(如下图所示)。其中古罗马的判决体现了罗马法(     
A.照顾亲情伦理B.保护私有财产
C.具有理性精神D.贯彻自然法思想
2023-05-12更新 | 22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在诚信的基础上,古罗马产生了一种新的诉讼形式,即“程式诉讼”或“诚信诉讼”,这类诉讼“指在程式书中,大法官于原告请求一项后批注‘依诚信’字样的诉讼”。由此可见,古罗马法律实践(       
A.要求民众诚实守信B.根据人品定刑罚
C.要求法官以情入法D.有道德规范要求
2023-04-02更新 | 148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维护皇权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是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目的之一。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法以礼为灵魂,若失去了礼的指导,法不但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且还会成为危害天下的“虐法”。依靠礼的实施,耐心细致地教化,以理服人;中国古代法律强调人情是法律的核心,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当人情、道德与法律相抵触时,永恒的人情、道德是不可改变的,可变的只是法律,认为在治国中“人”的作用远远重于法律;强调执法的目的在于消除法律,“胜残去杀”消除了暴力的统治方式——法律,社会治理倚重教育,将社会的和谐,而不是公正,放在首位。

——摘编自李正财《罗马法和中国古代法律的比较》

材料二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古代罗马法是古典社会基于私有财产之上的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罗马法提出的自由民在“私法”范围内的形式平等,契约以当事人同意为生效的主要条件和财产无限私有等重要原则,对欧洲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周枂《罗马法原论》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和古代罗马法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法律与古代罗马法呈现不同特点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古代法制建设共同的历史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