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马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历史探究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亦有别。下列探究步骤及论证方法相对严谨的是
选项第一步第二步
A观点:“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证据:伯里克利的言论
B观点:“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证据:当时投票用过的陶片残片
C出示图片:《十二铜表法》模拟图结论:世界第一部成文法诞生
D出示史料:比较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异同结论:罗马法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A.A
B.B
C.C
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4世纪后期罗马一高利贷者对一个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集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以上体现了
A.古代罗马帝国的法治精神
B.罗马法的自觉性、斗争性、权威性、追求平等性
C.限制贵族滥用权力、提高平民权利
D.实践人文精神废除奴隶制
2018-06-19更新 | 688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一次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罗马法虽然诞生于奴隶制时期,但它是建立在奴隶制私有经济基础之上的,而且根据这种经济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而不断加以改进、完善与创新,对西方封建国家的商品经济来说同样具有适用价值,并肩负起促进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责任。”该观点意在强调罗马法
A.适应了罗马经济发展的需要B.具有强大的适应性与生命力
C.确立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原则D.稳定了罗马帝国的统治秩序
4 . 法律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

材料一   唐初先后颁布实施了《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由于律文言简意赅,再加上某些地方官刻意错误解读律文,导致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误解、不统一现象。唐高宗永徽元年命长孙无忌对《永徽律》律文进行阐释、说明,于 653年编成《唐律疏议》。这部法律成为唐以后宋元明清各朝立法的基本参照,并对东亚各国立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在查士丁尼法典之前,罗马帝国编纂过三部法典。公元 528年查士丁尼任命著名法学家特里波尼安等人,根据这些法典以及后来一些皇帝的谕令,删繁就简,剔除已经过时或矛盾的地方,于次年编辑成《查士丁尼法典》,它主要包括从哈德良皇帝至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历代皇帝的谕令集。《查士丁尼法典》与另外几部法律文献合称为《罗马民法大全》,成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摘编自陈勇《查士丁尼法典评析》

材料三   英国是近代宪政的策源地,其宪法被西方学者誉为"近代宪法之母",不过英国至今并无一部系统、完整的宪法,是不成文宪法的典型,其宪法的渊源包括三部分∶成文的宪法性法律、不成文的宪法性惯例以及涉及宪法制度的判例。英国宪法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无论其成文的宪法性法律,还是不成文的惯例和判决,都是经过相当长时期的积累,逐渐定型、完善的。新的宪法原则和精神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彻底否定旧的宪法渊源,而是对旧的渊源的继承和充实,使其能够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摘编自《外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律疏议》和《查士丁尼法典》编撰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宪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史实对文中画线部分的观点进行举例说明。
2022-01-14更新 | 31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恩格斯在《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中说:“在罗马法中,凡是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这说明了罗马法
A.其理性精神来自于希腊文明B.为欧洲历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C.为欧洲社会描绘了未来蓝图D.其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
6 . 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认为“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据此可知
A.罗马法是以自然法则为依据制定的B.罗马法具有永恒的价值
C.西塞罗的自然法理论影响后世法律D.罗马法吸收了希腊法律
2021-10-15更新 | 448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下列法律条文均出自该法。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第一条如有人缔结抵押自身或转让物件的契约,而有五个证人及一个司秤人在场,那么当时所作的诺言不得违反。
第八条不许取去或要求把被偷窃的并用做建筑或培植葡萄园用的木材或木柱作为自己所有,但同时允许按这些材料的价值之双倍价格对负责有使用之责者起诉。
第九条凡高度达15英尺的树木,为使其不到损害近邻地区,其周围须加修剪。

A.体系完备应用性强B.具有民法典性质
C.蕴含人人平等原则D.注意物权的保护
2021-05-20更新 | 173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1届高三适应性训练(一)历史试题
8 . 在早期的罗马市民法中,妻子对嫁资没有任何支配权,丈夫可以任意处分婚姻财产。在后来的罗马万民法中,妻子逐渐取得对婚姻财产的部分支配权,丈夫要想处分嫁资首先需要征得妻子的同意。到了罗马古典法时期,妻子已经可以在离婚或者丧偶时通过诉讼主张自己的婚姻财产权。材料意在说明罗马法(     
A.规定婚姻关系中男女平等B.伴随版图扩大而日臻完善
C.关于婚姻的规定影响后世D.包含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
2021-05-05更新 | 75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终极猜题卷(新高考版山东地区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表1中法律条文摘自《十二铜表法》。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第一条如有人缔结抵押自身或转让物件的契约,而有五个证人及一个司秤人在场,那么当时所作的诺言不得违反。
第八条不许取去或要求把被偷窃的并用做建筑或培植葡萄园用的木材或木柱作为自己所有,但同时允许按这些材料的价值之双倍价格对负责有使用之责者起诉。
第九条凡高度达15英尺的树木,为使其不到损害近邻地区,其周围须加修剪。

表1
A.体系完备应用性强B.注意物权保护
C.蕴含人人平等原则D.体现贵族意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史料记载,古罗马时期,一高利贷者对于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制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生,作为借款之抵押品,由此可知。
A.群众斗争推动了罗马法治的进步
B.罗马法一度忽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C.罗马法继承了希腊的民主精神
D.罗马法的适用对象包括奴隶在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