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马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7 道试题

1 . 日耳曼统治者在灭亡了西罗马之后却主动学习了古罗马以法治国的统治理念,“作为征服者反而被被征服者所征服”。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日耳曼人认识到自己的落后B.农耕文明比游牧文明更加优越
C.罗马法律处于世界领先地位D.日耳曼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
2023-07-21更新 | 17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罗马法经历了习惯法、成文法、万民法、法律体系四个时期。

时期     
习惯法王政时期根据古老的习惯和社会惯例,在王政后期形成习惯法
成文法共和国前期在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中,贵族不再垄断立法与司法权,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
万民法
(国际法)
共和国后期,出台了《万民法》,专门用来解决涉及外来人口的财产纠纷,人身纠纷按照属人主义原则由本国法律进行调整,从而确立了早期国际法纠纷的处理原则
法律体系帝国时期,皇帝的敕令、五位法学家论著具有法律效力;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查士丁尼时期进行了法典的汇编,《民法大全》标志古罗马的法律发展到了顶峰

——据《知乎·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西塞罗(罗马共和国后期)力图证明,法有来源于自然的稳固基础。对于一个既包括极少数有智慧的人也包括大多数普通人的共和国而言,西塞罗力图阻止任何使国家的法律偏离自然的趋势。立法者意图达到的任何目标,最终都是为整个国家服务,而非为部分阶层服务。为了达到最高的理性,立法的目标应当始终立足于所有公民都共有的自然。这样一来,西塞罗便使自然法更加符合公民社会的需要,加深了成文法与正义原则的关系,也进一步证明他的初衷是把罗马人的现实精神和希腊哲学追求永恒真理的精神结合起来。

——摘编自于璐《西塞罗自然法思想研究》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罗马法与古罗马发展之间的关系。
(2)概括自然法思想的内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023-04-1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教育强调孩子对法律和公共生活的熟悉。据记载,儿子会在法庭集会时跟父亲去听公共辩论;若父亲是议员,则儿子可以跟父亲前往元老院,坐在大门旁边见习。这说明古罗马(     
A.教育过程重视经验的积累B.强调家庭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C.重视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D.已经构建起完整的法律体系
2023-01-04更新 | 20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材料说明(     
A.罗马法完全适应了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B.罗马法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得以在近代推广
C.罗马法为近代资本主义法律奠定了立法基础
D.近代英国非常重视沿用罗马法进行法制建设
2022-12-16更新 | 477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发展异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

——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材料二   中国古代在自然经济和专制统治环境下,不具备产生诸如自由、平等、权利、义务等近代民法观念的条件。现今中国民法,是清朝末期从外国继受而来。甲午战败和庚子事变后,清廷推行新政,1907年设立修订法律馆,“参酌西洋法制”,起草民刑各法典。1908年民法典起草正式开始,……1910年底,“大清民律草案”完成。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在“大清民律草案”基础上继续主持起草民刑法典,称为“第二次民律草案”。1930年,国民政府在此前民律基础上修订的《中华民国民法》颁布实施。此前,在清政府、国民政府和列强续签商约时,提出废除领事裁判权,列强均以颁布民商法典、法治完善为放弃该权的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序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法精神并归纳中国制定民法典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他一生致力于恢复昔日罗马帝国的荣光,为了自己的帝业,要为人们提供一种永久恪守的行为规范,为此,他组织法学家们将紊乱不堪的法律进行了统合整修。“他”统治的帝国是(     
A.古巴比伦王国B.罗马帝国C.拜占庭帝国D.俄罗斯帝国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制定《吕刑》。秦朝制定《秦律》,这是一部十分严苛的法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死刑多达十几种。唐朝制定《唐律叠议》颁行天下。它集成了古代立法传统,将各种法规融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法律都围绕“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蓝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

材料二   公法是以保护调整国家(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法律,私法是以强调保护私人利益为目的的法律。与古代中国侧重公法不同,罗马帝国时期立法以私法为主要侧重点。罗马法广泛借鉴外邦人法规,着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适应了帝国时期社会发展要求。3世纪以后形成了著名查士丁尼法典,内容包括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敕令,人与人关系、财产关系和诉讼等方面的规定,不同时期法学家对罗马法提出的各种学说和解释。它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律,基础制定本国法律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法治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古代罗马帝国侧重私法的原因。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当前我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认识。
8 . 恩格斯指出“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在罗马法中凡是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据此可知恩格斯认为罗马法(     
①是研究古代西亚历史的重要资料
②维护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③对西方的法律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④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原则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史实结论
A中世纪阿拉伯民间集体创作《天方夜谭》阿拉伯帝国开始成为东西文化的桥梁
B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成为后世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
C《汉谟拉比法典》正文详细规定了臣民义务及违反法律后的具体惩罚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D19世纪中期英国人流行喝“下午茶”中国茶文化传遍世界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查士丁尼时期编撰的《法学阶梯》规定,空气、水流、海洋以及由此而来的海岸为所有人共有,任何人都不被禁止接近海岸,但应远离别墅、房屋。这可以说明,罗马法(     
A.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基本诉求B.兼顾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
C.缓和了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D.贯彻了公平正义的司法原则
2022-07-09更新 | 811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