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塞罗与自然法精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史学界和法学界中有学者认为,罗马法流传至今仍不减其影响,主要在于其蕴涵的罗马法精神。罗马法精神具体是指
A.自然法精神和理性精神B.诚实守信的观念
C.主权在民的民主平等精神D.平等互利的观念

2 . 材料一 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

法是一种自然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

——西塞罗

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故顺情性则弟兄争矣,化礼义则让乎国人矣。

——荀子

材料二 唐代统治者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以礼入法”,然后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中华法系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影响着亚洲与其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和西塞罗关于法律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比较罗马法系和《唐律疏议》代表的中华法系的区别。
3 . 提到罗马文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罗马法。罗马法的演变过程是
A.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B.习惯→成文法→习惯法→法律总结
C.法律理论→法律总结→成文法D.习惯→习惯法→成文法→法律总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按照自然法理念,人人生而平等。但当这一理念向实践提出挑战时,罗马统治集团最终择取的态度还是强调万民法,回避自然法。这说明了
A.万民法高于自然法和人为权力
B.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C.自然法未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D.自然法受现实因素限制难以完全实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自然法精神源自古希腊。罗马的法学家认为它是合乎人性、合乎理性的法律,适用于包括奴隶在内全体人类,是永恒不变的法律,一切制订法都应以自然法为标准。可见,自然法
A.维护罗马现存政治经济制度
B.是罗马照搬希腊制度的例证
C.是罗马法中具有最高效力者
D.推动罗马法趋向公平与正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自然法之父西塞罗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乃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西塞罗意在说明
A.法律是至高无上的
B.执政官是最高的统治者
C.法律就是最高执政官
D.法律应该由执政官制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如下观念(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2020-12-05更新 | 154次组卷 | 48卷引用:长春市十一高中2010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古罗马某位法学家宣称“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一切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天性相一致的正常理智”。他所指的“真正的法律”
A.注重国家行政和诉讼程序
B.发展了斯多亚学派的思想
C.必须简洁灵活和实用有效
D.只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公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西塞罗在谈到罗马法时说:“真正的法律是正确的理性,它与自然和谐一致,它撒播至所有的人,亘古不变。人类立法不得企图背离该法,而且不得毁损该法。不可能在罗马有一种法,在雅典有另一种法;无论何时何地,它都是有效的。”西塞罗认为罗马法
A.避免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
B.适用于世界大部分地区
C.体现了自然法的基本原则
D.继承发展了雅典的法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西塞罗曾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
A.命令
B.宗教
C.法律
D.道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