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马法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法律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

材料一   唐初先后颁布实施了《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由于律文言简意赅,再加上某些地方官刻意错误解读律文,导致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误解、不统一现象。唐高宗永徽元年命长孙无忌对《永徽律》律文进行阐释、说明,于 653年编成《唐律疏议》。这部法律成为唐以后宋元明清各朝立法的基本参照,并对东亚各国立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在查士丁尼法典之前,罗马帝国编纂过三部法典。公元 528年查士丁尼任命著名法学家特里波尼安等人,根据这些法典以及后来一些皇帝的谕令,删繁就简,剔除已经过时或矛盾的地方,于次年编辑成《查士丁尼法典》,它主要包括从哈德良皇帝至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历代皇帝的谕令集。《查士丁尼法典》与另外几部法律文献合称为《罗马民法大全》,成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摘编自陈勇《查士丁尼法典评析》

材料三   英国是近代宪政的策源地,其宪法被西方学者誉为"近代宪法之母",不过英国至今并无一部系统、完整的宪法,是不成文宪法的典型,其宪法的渊源包括三部分∶成文的宪法性法律、不成文的宪法性惯例以及涉及宪法制度的判例。英国宪法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无论其成文的宪法性法律,还是不成文的惯例和判决,都是经过相当长时期的积累,逐渐定型、完善的。新的宪法原则和精神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彻底否定旧的宪法渊源,而是对旧的渊源的继承和充实,使其能够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摘编自《外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律疏议》和《查士丁尼法典》编撰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宪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史实对文中画线部分的观点进行举例说明。
2022-01-14更新 | 31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完善法律制度,依法治国是政治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法系是产生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上的原生法系。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的法家思想为指导,保护与管理农业生产是其重要内容。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伦理道德观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发展异常充分,体现了简单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

——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
(2)从材料二中选择其中两个法律文件,说明其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法律在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2021-02-2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据《十二铜表法》的规定,当有人种葡萄时偷用他人材料来做葡萄藤的支杆时,不许支杆的主人马上讨还材料,只许他向葡萄园主双倍诉追支杆的价值,只有在葡萄园终结的情形下才可取回支杆的原物。这案例说明在罗马
A.法律缺乏灵活和变通B.审批程序缺乏公正性
C.注重私有财产的保护D.贵族垄断法律的特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材料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最为和平、持久的征服主要是基于
A.《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B.经历了治“公民”到治“万民”的演变
C.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
D.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永恒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最早的时期,中西法律都是以氏族或扩大了的氏族(部族、部落联盟等)为本位,但在古代世界的转换过程中,却走了两条日益分离的道路。中国法律日益集团化,走上了一条为氏族/部族→宗族/家族→国家/社会的集团本位道路。西方法律则走上了氏族→个人→上帝/神→个人的个人本位道路。西方法律文化源于具有自由开放精神的希腊法和具有个人主义特色的罗马法,形成了保护个人权利自由的历史传统,最终确立了个人本位的传统。

——摘编自《浅谈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

材料二:中西方的法律观念都认同法律不可侵犯的尊严,但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人们看重法律威严,是基于对权力的敬畏和服从,传统的中国人认为,法律有执政者行使权柄的巨大威势,因此必须重视法律义务的严格遵守,人们畏惧法律而遵守法律,但并非尊重法律。而在西方的法律观念中,人们对法律的信赖和敬重,是基于普遍认识上的法律的功能。西方法律形成初期,国家公布成文法的目的是确定社会各阶层的权利与义务,这就有助于西方人在文明之初形成对法律的信任,并继而发展为对法律的信仰。

——摘编自《从法的形成看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西方法律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西方法律对各自历史产生的影响及共同历史价值。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雅典,从陪审员的产生到法庭宣布判决结果,整个过程把对陪审员数量的硬性规定与法庭分配时的软性概率相结合、程序的公开性与投票的秘密性相结合,实现了雅典人追求的真正目标。时隔两千多年后,当我们重新审视雅典司法的时候,我们仍不免对古人的精研覃思赞叹不已。

——摘编自李珊《试论古代雅典的司法制度》

材料二   中国古代法律从产生之时起,便带有浓厚的宗法等级色彩。随着儒家思想被奉为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于是在中国封建法律中便确立了以身份等差为基础的立法等差原则……在中国古代法律中,关于庶民的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是严重失衡的,庶民虽然在法律范围内享有从事生产的权利,且“法律贱商人”,但比起国家要求庶民应承担的法定义务是微不足道的。

——摘编自张晋藩《论中国古代法律的传统》

材料三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说:“在罗马,氏族社会变成可闭关自守的贵族,贵族的四周则是人数众多的、站在这一社会之外的没有权利只有义务的平民;平民的胜利炸毁了旧的氏族制度,并在它的废墟上面建立了国家,而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古希腊多葛学派进一步提出自然法体现人的理性的观点。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和后来的法学家们继承并系统论述、论证自然法学说。

——摘编自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雅典司法机构及雅典人在司法上追求的真正目标。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的不同点。
(3)根据材料一、三,简析古代希腊、罗马的法律对现代中国制定法律的价值。
2019-07-13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深州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自6世纪中叶起,罗马帝国西半部已一去而永不复返,东半部却仿佛是一家营业中的商行,商人们经由海陆两路从世界各地云集于此,从事着远距离的高档奢侈品贸易。一心要恢复罗马的辉煌的查士丁尼高喊着“我们要重视罗马人的名誉,确保过去的一切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他下令以拉丁语重新汇编法律文件、补充新法还附加学习指南,企图保持与此前罗马帝国的连续性。这里俨然成为希腊——罗马文明的堡垒,持续达多个世纪,其保留的史料、著作和理性的哲学思想也为冲破中世纪的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


结合所学,概述查士丁尼重新汇编法律的原因及影响。
2015-05-13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学阶梯》是罗马法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公元527—公元565年)编写的一部法学教科书。……(该书)简要阐明了法学原理,如“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奴役是违背自然法的(因为根据自然法,一切人生而自由)”。

——摘编自徐国栋译《法学阶梯》等

材料二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

材料三唐代统治者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以礼入法”,然后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中华法系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影响着亚洲与其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有何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唐律为代表的中华法系与罗马法共同的历史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谢冬慧在《罗马法的借鉴价值》中指出,公元12世纪始,罗马法又为时人所发掘、整理和研究,再现昔口的辉煌,史称“罗马法复兴”。由于特殊的历史需要,罗马法覆而不必。导致罗马法复兴的“特殊的历史需要”主要是指
A.建立人文主义世界观B.复兴古典文化以促进思想的解放
C.调整商品经济发展下的种种矛盾D.实现代议制民主政治
2017-02-2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万民法

材料二   罗马法片段一:因为人民通过颁布关于治权的王权法,把自己的一切治权和权利授予他。

罗马法片段二:行使治权的君主承认服从法律,这是与他的尊严相吻合的一种说法。

——摘编自《罗马公法与现代欧洲宪政》

材料三   如果把欧盟国家包括债法在内的现代私法与罗马法作出影像重叠式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私法与罗马法至少在两个方面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即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的框架。

材料四   法律上的平等原则,来源于商品经济条件,因为商品交换必须根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而价值则体现了一切人类劳动的“平等和同等效用”……它在本质上就是对商品经济一般条件的完满反映。

——《罗马法原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罗马法的影响作一评价。(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信息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