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17世纪英国在光荣革命后走上了宪政制度,国王的力量已经很有限了,并且在法律的牢笼中变得温顺:国家在众多人于中运行,随经济的增长,个人权力永远不能再左右国家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89年,威廉接受了阐明国会至高无上的《权利法案》。这一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本国法律和法令的确认: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效力

——《英国位继承法》

材料三   (18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1760年乔治三世的即位,他把乔治一世时起几乎一直在执政的辉格党人赶下台,开创了一直延续到1830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革命民主主义者潘思的批评最为深刻,他说“尽管我们分聪明,曾经对专制主政体关门下锁但同时我们也十分愚蠢,曾让国掌了钥匙。

——阎照样《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得以颁布的背景?这一法案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二文件体现了哪些重要民主理念?材料一、二有什么关系?
(3)据材料三,概括18世纪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针对这一状况是如何推进其民主进程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以来英国政治体制演进的基本趋向。
2 . 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其背景是
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削弱
B.代议制下王权需要继续削弱
C.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权利
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一·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乾隆壬子( 1792年),纯皇帝(乾隆帝)特旨裁之。
——昭裢《啸亭杂录》卷4《议政大臣》
查各国事件向由外省督抚奏报,汇总于军机处。近年各路军报络绎,外国事务,头绪纷繁,驻京之后,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请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王大臣领之……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
——奕䜣等:《请设总理衙门等事酌拟章程六条折》(1861年)
材料二 在西欧中世纪则出现了一些宪政雏形,如君主与贵族的契约关系、贵族的政治权利和君权有限、对王权限制的宪章。到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和理论家进一步发展和实践了分权与制衡原则。洛克提出了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三权分立的观点。孟德斯鸠则提出,三权不仅要分立,而且要相互制约。
——据傅兆龙《国家权力制约论》、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等
材料三   1909年8月23日清廷颁布了《资政院章程》。资政院“以取决公论,预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议员分钦定和互选两类,……资政院的职权有:一、国家财政的收支预算;二、财政收支决算;三、税法及公债;四、新定法典及以后修订;五、其余奉特旨交议的事件。
——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宣统三年四月十日(1911年5月8日),颁布新订内阁官制,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任命奕助为总理大臣。阁员13人中,满族占9人,其中皇族又占7人,汉人占4人,……责任内阁只对君主负责,内阁总理及各大部大臣由君主任命,……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据材料一,说明“军机处和总理衙门的设立都体现了分权”这一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的“分权”目的有何区别?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权力制约思想形成的背景。以近代英国政体为例,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在达到中央集权的同时,又是如何通过分权避免专制的?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晚清改革的认识。
2016-11-27更新 | 5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4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不仅造成生产力的大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且造成经济地理、社会阶级结构和政治领域的变化。这些变化为改造英国政治的贵族特征创造了条件。伴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工厂制度和近代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确立,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形成了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工业化对政治上层建筑产生了新的要求。

——沈汊等《英国议会政治史》

材料二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把英国选民从48.8万增加到80.8万,从总人口数的2%增加到3.3%。中等资产阶级的多数获得了选举权;取消了一批衰败的选邑,重新分配了143个议席,这些议席有许多分配给工业市镇。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根据1832年改革法令,56个腐败选区被废除,30个较小的选区失掉一个席位。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了40多个新选区。仍有一些仅有数十名选民的小选邑被保留下来;一些人口较多的城市依然无权选送代表。改革法还保留了选举人的财产资格,规定地主或房主年收入达10磅者、租地经营达50磅者才有选举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简析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影响。
2022-06-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我国古代监察体系初步建立。魏晋至隋朝,御史台是国家最高监察机构。唐朝设立了台院、殿院、察院,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监察系统,此外,还建立了系统的谏官制度。宋代沿袭唐制,又在地方上的州内设通判监察行政,设提点刑狱司专司刑讼,设转运使监督财政,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明朝初年,中央台、殿、察三院合并为都察院,同时,设置独立于都察院的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活动,科道并立,地方设按察使司。清朝形成了“科道合一”的监察体系,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至此,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实现了高度的严密统一。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监察权力来源于皇权。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虽然具有其独特性,但也难免会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具有其局限性。

——摘编自高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探析》

材料二   相对来说,英国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议会监察,是西方现代监察体制的核心,最具权威性与代表性。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须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在此基础上,英国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又相继成立了各种不同的监督机构,构成了一个多行业、多地区、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网络,以教育、防范、惩处为手段,以保护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政治权力为目标的反腐败机制。

——摘编自张恒《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古代中国和近代英国监察制度效能差异的主要原因。
6 . 走向民主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雅典政治运作中,一个公民是一个士兵、一个法官并且还是政府会议中的一分子,他所有的公共职务要亲自去做。伯里克利说:“当优先推举某人去担任公共职务的时候推举他的原因不是由于他是特定阶级的成员,而是由于他所具有的真实才能。只要具有为国家服务的能力,没有人会由于贫穷在政治上一文不名。”雅典还构建了一套预防权力集中的机制。如议事会的常设机构采取的是50个部落轮流当政的办法,议事会的负责人也由抽签决定,每天更换,任何人不得在一年中两次担任负责人。

——摘编自张港、张文伟《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特性分析》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这在当时的世界是最为开放的政治制度,其他国家不可望其项背。但国家政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在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现象,而工业革命孕育的两个新的阶级(工厂主阶级和工人阶级)却完全没有政治权利,这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现实,因而被当时的人称为“旧制度”。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三   他(托马斯﹒杰斐逊)的一生都是为确保人民的自由、民主而奋斗。为了保障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他设计了一套缜密的措施。其中对政府的公共权力,进行分立且使权力的相互制衡构成一个立体的构架便是措施之一。这表现为不仅横向上各级政府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纵向上联邦与地方层层分权,两者纵横交错构成立体的防护体系。

——施德军《论杰斐逊“立体制衡”分权思想的实践来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当时的人”所称为的“旧制度”存在的问题。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一套缜密的措施”的设计原则。结合所学,概述“立体的构架”的主要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各国政治制度的认识。
2021-12-22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议会起源于中世纪,在大贵族与国王的斗争中不断扩大其职能。都铎王朝时期,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原则,即议会是由国王、上院和下院三部分联合组成。17世纪中期,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以议会为阵地,进行反封建王权斗争,通过内战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定了近代议会制度的大框架,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利。此后30多年间,是英国议会制度的“黄金时代”,“议会主权”达到鼎盛。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近代议会实践活动大事年表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林则徐、魏源等人对西方议会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认为,西方“育才于学校,议政于议院”,是其富强的根本。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从“兴民权”的角度,提出“设议院,立议员”。
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立宪派推动下,全国掀起了请求速开国会运动。
1909年—1910各省成立了咨议局,全国性的资政院也建立起来。
191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临时参议院作为立法机关,通过了《临时约法》。
1914袁世凯解散国会,实行专制独裁统治。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议会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议会制在近代中国的实践。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的君主自此失去了它的专制色彩……然而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摘编自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美国开国者们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同时,政府时时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而也确保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而在政府中,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又相互分立,彼此制约、约束政府的行为。这样,政府就不可以轻易的干涉甚至剥夺人民的权利,保护了人民的自由不受侵犯,最大限度的达到《独立宣言》中所提倡的“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力制衡机制不仅为美国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也维护了美国开国之父们的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宗旨,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

材料三   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权力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材料二中“精巧的制度安排”指的是什么?这种“安排”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1787年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主要不同。
2021-04-19更新 | 826次组卷 | 47卷引用:山西省应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十八十九世纪,英国责任内阁制逐步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21年,沃波尔担任财政首席大臣,全面主持政府工作,为避免内阁会议过长,沃波尔总是先找几位有实权的大臣预先交换意见。作为有远见的政治家,他在制定政策时兼顾土地所有者和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1727年,他在下院建议国王年金由70万英镑提高到80万英镑。乔治二世便让沃波尔继续担任财政大臣。沃波尔为保证内阁事务顺利进行,长期担任下院议员,还利用他掌管的财权,收买拉拢议员。议会中支持沃波尔的力量不是来自一党,除了辉格党团体外,大多是非党派议员。1742年,沃波尔遭到议会多次否决后被迫辞职,原内阁绝大部分阁员,继续留任。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近代内阁制的萌芽和形成》

材料二   直到1841年,维多利亚女王接受现实:不以个人好恶决定首相和内阁成员的人选,而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的结果。责任内阁制由此出现。在这种新制度下,首席大臣必须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人物,赢得下院多数的支持,内阁成为“民意”的代表。随着政党政治的发展,公共政策的议案主要由内阁提出,党的有效组织和党鞭的督促,为内阁通过议案提供了保证。内阁连接了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机构,两权通过议会“合并”,也保证了立法和执法的有效性。

——摘编自《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沃波尔内阁长期执政的原因,并说明当时英国责任内阁制尚未确立的理由。
(2)据材料一、二,说明光荣革命后英国内阁制度的演变趋势。据材料二概括责任内阁制确立与完善的推动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近代英国内阁制演变趋势中得到的有益启示。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11年,英国在同地中海的交流中开始了资本主义历程。此后通过一系列措施,英国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为近代宪政准备了条件。宗教改革后,英国清教徒为追求利益确定了资本主义精神,王权自此受到教会和贵族的制约。企业家和商人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资产阶级。有资本主义倾向的乡绅在经济转型中取得较大的经营空间,并利用议会提出主张,捍卫自身利益。17世纪初,都铎王朝的国王企图扩大权威,在征税等问题上与议会发生矛盾。由新贵族掌控的下院,强调人们的权利是独立的,不再允许任何权利变成一种让步。1640年开始的革命是议会与专制即资产阶级市民社会同王权矛盾激化的结果。市民社会的成长与壮大过程,加速王权的衰落。“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终于走向宪政。

——摘编自徐煜《近代早期英国宪政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1689年,英国建立宪政体制。此时贵族集团享有国家的统治权,君权处于从属地位。议会选举权的享有须以一定量的土地财富为基础,这排除了工商业者和普通农民进入体制内的可能性。18世纪中后期起,中等阶级以自然法传统为依据,要求扩大议会民主,反对人为的不平等,在要求重建一种新的政治秩序的同时,却否认劳动力财富的平等地位,反对彻底的政治民主化。19世纪30年代,改革在辉格党主导下完成,中等阶级获得选举权,但政治体制依然是贵族的。1840年以后,随着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束,新兴产业为人们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中等阶级认为,资本与劳动力必须密切合作,因为他们相互需要对方的技术和活力。中等阶级积极鼓吹教育社会下层,向其灌输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以便塑造一个以自由理念为核心的全新社会秩序。1866年,迪斯雷利在议会改革中指出“让一个阶级或势力凌驾于社会其他部分之上是违反王国宪法的。”次年,议会改革法案通过,英国宪政民主终于摆脱了特权的束缚,逐渐具备了普适性特征。主流社会宪政观念的冲突与演变奠定了维多利亚中期英民主政治的基础与阶级妥协局面。

——摘编自颜廷《从混合宪政走向民主政治---近代英国 宪政观念的流变与阶级妥协局面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早期英国宪政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统治阶级在宪政观念上的演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转变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