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

——摘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

——摘自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三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的变化。18世纪,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限制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该制度的特点,并分析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1年12月,由木户孝允、岩仓具视、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等日本政府要人组成的日本政府遣外使团自横滨出发,途经华盛顿、伦敦、巴黎、哥本哈根、柏林、罗马等地,对欧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了为期长达一年零九个月的考察。遣外使团于1873年9月归国后,向日本政府提交了一份遣外使团的正式报告书。在这份报考书中,对当时的欧美社会有如下的考察记述:(欧洲)上下皆以快美生活为主意,相互精于生理,并以勤劳之力达到其主意为荣,以无为依人而食为耻。……然欧美一般皆生活于利欲之中。如按前所述,其政俗精神属我四民之类。而所谓自主之理,只在一味追营私利,并以此为勤劳之生业。此等固执,余等不敢渝薄。而高等人物中,皆以立议会、设会社、论国政为成就。此等于东洋风习相反。
——《明治初期日本关于近代文明的三大争论》
材料二   “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官吏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1)依据材料一,归纳欧洲“政俗精神”的主要特征。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政府对待“报告书”的积极应对措施。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是在遭受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开展的,但最终的结局不同。请简要分析其结果不同的原因。
2016-12-13更新 | 2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二中高二下期中历史卷
3 . 文明共享·命运与共

材料一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基督教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罚罪。

——“九十五条论纲”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

材料二   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引发了一场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大交换。有学者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欧洲移民漂洋过海来到新的土地生活,他们带来的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使得美洲食物和营养的供给快速增加;他们携带的传染病使美洲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等作物在他们的传播下也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

——摘编自《新全球史》和《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三   


材料四   资本主义在全球商贸活动与世界市场的开拓过程中,制定了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扩张的国际交往规则,影响持续至今。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虽然带来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但是并没有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共同发展的实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但在发展战略层面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的外交思想,而且也为当代动荡的世界走向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1)上述材料反映了欧洲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三者共同的思想核心。
(2)根据材料二,概述“哥伦布大交换”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3)如图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任选其中一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4)概括材料四中关于现代世界秩序形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英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议会、两党制、文官制、责任内阁制等许多宪政机构与相关制度的产生及发展都呈渐进累积态势。而宪政实践中的“有名无实”和“有实无名”的交织相伴,又使英国政治现代化更加复杂微妙、扑朔迷离。在英国与世界的关系上,英国政治现代化的确立与全球一体化进程中西欧向外扩张及英联邦的建立,都是同步的历史进程。正是在“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地位与权势无以复加的强化中,英国的政治制度逐渐扩展列世界其他地区,被许多国家所仿效和采纳。

——摘编自徐奉琫《英国政治现代化的历程及特点一读阎照祥关于英国政治制度史的几本论著》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提供了第一份政治现代化的草图,开创了近代成文制宪运动的纪元。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稳定的、民主的政治结构以实现国家的统一,是符合美国社会各阶层不同利益集团的总利益的。宪法把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加以具体化和制度化,确立了在资产阶级法治基础上管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原则,保证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稳定性。尽管宪法在制定过程中争论激烈。但通过之后,就变成了美国制度的偶像,是美国人民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象征。美国取消对个人的一切效忠,唯一只对宪法宣誓效忠。这样.宪法成为把多样性的美国结合成一体的钻合剂。

——罗荣渠《略论美国联邦制度的形成和宪政体制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政治原则并简要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自秦始皇创立以来,经过长达两千多年的发展,在内容上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在通常情下,国家的一切行政、军事、司法、对政、宗教大权都由皇帝总揽;对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的任免、赏罚、生杀予夺大权,也无不取决于皇帝。秦王统一六国后,自称“赖宗庙之灵”,进而又采用邹衍“五德之运”的学说,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皇帝是法律的制造者,又是宗法制中的家长,形成“家天下”的统治,皇位仅在皇帝一家,“天下”永远是皇帝一家所有。把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宝座,万世一系地传给自己的子孙。

——摘编自常攀登张秋萍《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材料二1901年登基的英王爱德华七世很快就受到了严厉教训。爱德华急于做一位有所作为的君主,他热衷于政府事务和议会运作。但议会决不给他任何机会,礼貌而斩钉截铁地告知国王,不要插手自己权限之外的事务。从政治角度来看,国王参与政治的企图被看作对不列颠真正的统治者——议会成员及其选民之权力的不适当干预。

——摘编自【英】布伦达拉尔夫刘易斯《君主制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的政体形式,并说明其与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不同之处。
6 . 某同学研究下列时间轴,对 16~17 世纪中外历史发展趋势做出概括。其中概括正确的是

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迅速发展②西方国家殖民争夺日益激烈
③天主教势力在西欧不断加强④殖民侵略开始威胁中国安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不同的专业立场对“光荣革命”有不同角度的解读。大众的版本是:信本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上台后大肆扩张天主教的势力,迫害清教徒,与信奉天主教的法国结盟。而以清教徒为主体的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集团则扶植不信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之女玛丽和她丈夫荷兰执政王威廉联合执政。托克维尔在历史研究著作中,把英国人的性格和理性能力等都带进了分析要素。美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教授则分析了英国“光荣革命”背后的商业背景,中世纪晚期欧洲的各国国王都通过增税、贷款、卖爵位、印币和征用,在有限的疆土上不断扩大王权的经济力量……政治家和法律学者则再上溯至1215年英国国王约翰不得不订立的《大宪章》,这是封建贵族与王室的政治权力契约,法律规则高于国王个人意志成为社会共识。“光荣革命”后,新国王不得不与支持他们上台的英国资产阶级代表的议会签署了《权利法案》。

材料二当辉格派在政治上长期处于优势地位期间,他们的领导人罗伯特·沃尔波尔长期(1721—1742年)担任政治上的重要职务。1714年辉格派在大选中获胜后,次年沃尔波尔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不久解职,但于1721年重新被任命为财政大臣。在当时的内阁大臣中,财政大臣总是处于首要的地位,也就是首席大臣。人们有时直接称他为“首相”,意指他们地位在各大臣中在重要性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首要的地位。事实上,沃尔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内阁首相。他虽然是由国王任命的,但他的权力实际上来自下院中辉格派的支持。在他的内阁中,大臣们都依附于他,尽管他们名义上也是由国王任命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在民主政治上发生的变化。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英国民主政治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017-12-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
8 . 17—18世纪世界历史经历着一场巨大转折,结合史实概括这一巨大转折欧洲范围内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思想领域方面的表现。
2016-12-13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二中高二下期中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