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近代英国的政治权力曾出现了两次“转移”:国家权力从世袭国王向“国民”代表——议会转移、后来权力又从世袭上院转移到“民选”的下院。材料说明(     
A.英国政治权力呈现出民主化的趋势B.渐进性保守性是英国政治的鲜明特点
C.英国是世界上民主程度最高的国家D.历史传统深刻影响英国政治发展进程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是一个阶级斗争的时代,阶级间的战争前所未有,但争取权力的斗争最后又都指向议会,在议会民主制度的框架下,各阶级学会了用和平的方法协调利益。整合的过程是漫长的,其中充满艰辛,充满动荡。民主化的历程非常艰难,政治转型看起来是最痛苦的转型,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迈出的,其最终完成可能也是在政治领域。

-钱乘旦《换个角度看历史》


根据材料,结合19世纪的人类历史,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所示为1831~1832年英国有选举权人数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当时(     
A.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力B.责任内阁制日益完善
C.工人获得了普选权利D.财产资格限制的放宽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英国政坛上曾经发生过首相在本党(保守党)成员压力下被迫辞去保守党领袖一职的事情。接下来英国政坛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是(     
A.保守党选出的新任领袖将成为下任首相
B.英王宣布解散议会以提前举行大选
C.首相诉诸最高法院请求留任首相一职
D.议会上院经过大选反对保守党成为执政党派
2022-12-20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预测卷(四)(11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698—1700年,英国国王威廉与法国国王签订了瓜分西班牙的条约,引发英国贵族阶层普遍不满。1701年初,英国议会规定君主仍享有外交权威,但外交政策必须由内阁制定,外交决议须交付议会核准。这反映出英国(     
A.贵族主导国家政治生活B.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
C.君权神授观念遭到否定D.内阁不再对国王负责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两部法案成为构成英国君主立宪制大厦的两块基石,成为英国内阁制的滥觞,使司法权最终从行政权分离出来。这样,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原来独揽国家主权的国王手中只剩下了纯粹的行政权,而且这种权力也越来越多地转交给日益完备的内阁。可见,光荣革命以后的英国君主制已经获得了崭新的阶级内容。

——赵士国等《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异议》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在各州批准会议上拥护宪法的领袖们,所代表的经济利益与费城会议成员所代表的经济利益完全相同;其中的多数人也都从他们的努力结果上获得了直接的私人利益。……宪法并不像法官们所说的那样,是全民的创造也不像南方废宪派主张的那样,是各州的创造。它只是一个巩固的集团的作品,他们的利益不知道有什么州界,他们的范围的确包罗全国。

——摘编自比尔德《美国宪法的经济观》

材料三   孟德斯鸠理想的政治文化可以用人的健康来加以类比。政治实体的健全在于各组成部分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一旦某一方面过于突出的话,要么恢复平衡,要么整个体制衰退,陷入不健全的状态。

——摘编自彼得·赖尔《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构成“英国君主立宪制大厦基石”的两部法案,并概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巩固的集团”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美国1787年宪法是“各州的创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观点。
2022-12-15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纵观英国的历史,尤其是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英国社会精英阶层作出了种探索和尝试后,最终选择了保留王权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君主立宪制。英国王权的保留说明,只有经过残酷的斗争和通过共和国的政府形式,才能从找到适合英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具有宪法性质的《权利法案》在赋予了国王权力的同时,也对国王的权力的行使加以了种种限制。通过一系列法案的颁布,逐渐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国王的权力也越来越多地被内阁所代替。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俾斯麦这位德意志历史上最精明的政治家,为统一的德国设计了一套别具特色的政治体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这一选择总体上是源于对国内局势和国外局势的考量。国内局势大体是指社会内部的政治力量的对比斗争,而这种政治力量的对比无疑又是由于经济发展现状、历史文化传统、原有的政治体制带来的。国际局势则是由于各国国家利益的差异和冲突带来的盟友、敌对或中立。总的来说,统一的德意志在政体选择时,会在保障传统权力精英政治地位的基础上,兼顾到资产阶级利益诉求。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便再自然不过了。

——摘编自【德】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英国与德国近代政治体制形成过程中的相似之处。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德国“资产阶级利益的诉求”,以及德国近代政治体制建立过程中呈现的新特点。
2022-12-07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教育发展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九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如《权利法案》三年法案《王位继承法》等。这些法案的通过,在较短时间内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王权,而国王所失去的一些权力,主要被支配着议会两院的贵族们所把持着。据此可知,这些法案(       
A.极大削弱了新兴阶层势力B.实质上并未确立议会主权至上原则
C.导致传统保守势力的复辟D.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贵族的政治权势
9 . 1834年,英国国王威廉四世不经议会同意便任命罗伯特·皮尔为首相,罗伯特·皮尔在仓促之中无法组织理想的政府班子,便将日渐式微的保守党派核心人物绑在身边。然而,在辉格党的百般阻挠下,罗伯特·皮尔在次年就被迫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国王凌驾于议会之上B.君主立宪制面临危机
C.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D.分权制衡的弊端显现
2022-11-28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由于英国两大政党政纪严明、组织严密有序,而且在议会内又存在着执政党(即多数党),行政权与立法权早已与多数党的存在骨肉相连,分立与制衡的状态也就断然不会发生,政党这部马达共同带动了内阁和议会这两部政治机器。这说明在英国(     
A.分权制衡机制已不复存在B.政党在政治运行中发挥关键作用
C.政党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D.政党制度已不再适应君主立宪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