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摘目。

第一编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二章十七、十八世纪欧洲主要国家第三章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第四章法国大革命第五章法兰西第一帝国维也纳会议第二编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第三编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一编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第二编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第三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一)优势的基础第十章科学革命第十一章工业革命第十二章政治革命一、政治革命的格局二、英国革命三、启蒙运动四、美国革命五、法国革命——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1999年版)

材料二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材料三维护和平、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和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任务,需要世界各国的积极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1942年,英国工党提出了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人人都有权享有社会福利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1945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1948年,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为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

(1)据材料一,指出两本书对英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有何不同认识。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英语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背景及方式。

2016-11-27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2016学年内蒙古包头九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2 . 1832年6月,英国“放宽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增加城乡选民人数,全国选民约增加30万,由1831年的51万增加到81万,约占全国成年人口的8%,工商业资产阶级的代表进入了议会,从土地贵族手里争到了部分政治统治权”。这一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工业革命的完成B.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议会体制的完善D.自由主义主流地位的确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国家的政权都掌握在土地贵族的手中,他们垄断了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和地方管理等许多方面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军队,几乎所有的职位都由他们把持。

——摘编自宋严萍《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与英国的民主化进程》

材料二 随着机器工业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到发展的成熟期,工业资产阶级队伍急剧扩大,日渐成为资产阶级内部的领导力量。由于这时资本已取代土地逐渐成为衡量社会财富和地位的尺度,有相当多的地主调整了投资方向;他们投向工商业的资本超过了投向土地的资本,这样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产业资产阶级化了,因此工业资产阶级力量随之壮大;地主的势力却在逐渐缩小。地主阶级的人数不仅在相对意义上,而且在绝对意义上减少了。所以,尽管在1832年以前,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并没有取得政治权力,甚至连选举权也没有,但到了19世纪中期,过渡时期的地主政治就在英国寿终正寝了。

——摘编自李自更《论英国资产阶级化地主政治的终结》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英国土地贵族对英国历史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终结地主政治的背景及措施。
4 . [妥协的政治智慧]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对于“国王”,是废?是立?英国人有过多次不同的选择……第一次,他们选择了——处死国王;第二次,他们选择了——请来国王;第三次,他们选择了——“进口”国王。

——摘编自查尔斯《克伦威尔传》等

材料二:1832年的议会改革,降低了选民和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取消了一些衰败选区,给予新兴的工业城镇代表名额。之所以如此改革,是因为英国的资产阶级是由封建贵族转化而来的,本身与封建贵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状况最终造成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妥协心态。这种心态,是当时革命队伍中相当多的人所共有的,即无论如何,英国不能没有国王;而以国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无论如何不能成为国王的阶下囚。在这两难之间,他们选择了妥协,采取保留国王,创立了一种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

——摘自《英国政治发展道路及其现实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人三次选择对应的历史史实。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及英国妥协政治的启示。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的欧洲,以王室特许状的方式对一些新技艺、新行业进行保护,此即专利的最早表现形式。13世纪英国经济落后欧洲大陆,议会掌握征税权,王室无法随意增加税赋额度和种类。英国王室为了尽快赶上富裕的欧洲大陆国家,允许外来新教移民在向国王交纳一定金钱的前提下,获得某一行业或产品单独经营的权利。

航海贸易促进英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发现技术进步所创造的财富在社会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人们开始注重保护自己的先进技术,促进了现代专利意识的产生。17世纪以来,自然权利说将专利解释为发明人的法律权利而不是王室恩惠的特权,为了给专利确认为法定权利提供理论基础。1623年英国下院通过了《专利法规》规定发明专利的主体、客体、取得专利的条件、专利的有效期限以及宣告专利无效的条件。这是近代专利制度的开端。

——摘编自邹琳《英国的专利制度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专利制度产生的背景。

材料二   鸦片战争,西方坚船利炮所向披靡,先进中国人意识到技术发明的重要性,第一次引进了“专利”概念。1882年上海织布局获得“十年设厂垄断专利权”,揭开了专利实践的序幕。1898年,光绪帝下诏“各省士民、著有新书及创建新法制成新器,果系堪资要用者,允宜奖赏,以为之劝,或量其才能授以实职,或锡之章服表以殊荣。所制之器,颁给执照,酌定年限,准其专利售卖”。清末新政,清政府制定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提出“兴专利以振百工”、“与洋商争利”、“挽回利权”.....但对如何定义专利、专利期限、专利审核程序等没有任何细则规定。专利制度在近代中国经历了一个与传统体制艰难融合的变迁历程。

——摘编自刘秀平《近代中国专利制度的历史考察》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中国在移植西方专利制度过程中存在的利与弊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近代专利制度的认识。
2022-05-04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人最早发明了这种政治制度,它既可以有效的治理人群,又可以对政府权利加以限制,英国是世界上最老资格的宪政国家,英国的宪政经验是最具示范意义的。

——钱乘旦《英国式道路》

材料二   在和英国打的时候,十三个邦(州)联合起来,等到把英国打败后,各自还是分散治理。1777年召开的“大陆会议”,通过了《联邦条款》,宣布结成“永久性的同盟”,名称叫“美利坚联邦”(即:美利坚合从国)。各邦(州)仍保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权,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复杂,有些人就主张应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管理这个联邦。于是1787年各邦代表举行了一次有名的会议,史称“联邦制宪会议”。

——资中筠《美国十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与美国的政治创举,简要分析各自形成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政治体制分别对其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022-02-09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议会改革

材料一   18世纪后期,英国西北地区出现了曼彻斯特、伯明翰等新兴大工业城市。然而根据选举法,新兴城市没有议员名额,东南部各郡日渐衰落的农村地区和旧市镇却仍有选派议员的权利。国内要求改革议会的呼声渐起。温和派认为现在国家只保护土地贵族的权益,应该扩大议会选举权,并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发展工商业。激进派提出了实行普选、秘密投票、排除禄虫、年度选举等要求。1815年以后,英国工人运动开始与民主运动结合起来,要求本阶级代表进入议会,为工人阶级争得政治权利。对此,执政的托利党人惠灵顿公爵表示,英国的议会制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制度,罗伯特·皮尔则认为扩大选举权和重新分配选区,将会毁坏现有宪法的平衡。辉格党领袖格雷认为明智的让步能够保卫财产,墨尔本甚至向女王表明:我不是很支持它,但我认为它不可避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王铭《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始末述论》等

材料二   18326月,在全国群情激愤背景下,英国议会通过改革法案:降低选举资格,城市居民凡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房户主和年租在10镑以上的房客都有选举权;农村中的选举资格为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在50镑以上的租地农业家。同时取消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衰败选区”,增加了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新兴起的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的代表名额。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针对英国议会改革有哪几种观点。
(2)你怎么看待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进行阐释。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32年议会改革是英国从贵族政治转向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一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91830年,英国出现粮食歉收和经济衰退现象,南部农场工人放火烧毁脱谷机。182912月,托马斯·阿特伍德等人组建了“伯明翰政治同盟”,类似的政治组织很快遍布英国各地。1830年,科贝特提出了五项议会改革要求。辉格党人认为必须采取适当的行动来阻止骚动升级及可能爆发的革命,同时借机击生长期执政的托利党人。183011月,格雷伯爵领导下的辉格党迫使威灵顿领导的托利党政府辞职。格雷政府上台后立即向议会提交议会改革法案。法案先后二次在下院通过,但又二次被上院否决。于是,格雷要求国王册封50个辉格贵族,确保法案在上院通过。在遭到威廉四世拒绝后,格雷以辞职抗议。最终,威灵顿放弃组阁,格雷重新出任首相。183264日,议案再次提交上院,法案以106张赞成票对22张反对票获得通过。

——摘编自刘成《民主的悖论: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

材料二   根据1832年改革法令,56个腐生选区被废除,30个较小的选区失掉了一个席位。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了40多个新选区。仍有一些仅有数十名选民的小选邑被保留下来;一些人口较多的城市依然无权选送代表。改革法案还保留了选举人的财产资格,规定地主或房主年收入10镑者、租地经营达50镑者才有选举权。全国选民大约增加了30万,选民比例在全国成年居民中的比例有5%提高到8%。

——阎照样《英国政治制度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背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1832年议会改革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2年的议会改革,将选举权从身份资格转向财产资格,改革后的选民人数从总人口比例的2.5%增长到3.3%;中等阶级主体获得了选举权,进入到政权体系之中。英国的贵族寡头制度开始分崩离析,资本主义民主大厦的根基建立起来,用和平的渐进改革方式来推行政治民主化,演变成为英国的一种传统。改革大门一旦打开,就不可能再关上,英国在1867、1884和1918年继续进行了议会改革。

——摘编自刘金源《议会改革与英国的政治现代化历程》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成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如此状况的共和制度不是一个派别所理想的制度,而是当时各主要派别能够接受的政治制度。他们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现实,以及历史传统、王族血缘、派别利益,直至法律条文的措词和获得通过的可能性等。它们即使坚持着脑海中的信条,也必须脚踏实地维护着已经拥有的政治权益。因此,在谁也无法独占鳌头独断专行的情况下,彼此妥协成为唯一的出路。……由于宪法的残缺、矛盾和可变性,使人们有了对宪法作出重新解释的余地,宪法可以随着资产阶级各集团力量的消长进行灵活的变通,可以适应形势的变化而生存下来,无需彻底变更。中、小资产阶级又依照自己的愿望对宪法条文作了微小的修改。

——摘编自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沈坚《试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中的稳定因素》师创教片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1875年宪法制定的特点。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俾斯麦政府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俾斯麦政府进行社会立法的背景并做出简要评价。

2021-04-01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古风时代(公元前800年- 前479年)是希腊的一个充满政治革新和文化实验的时代。人口的增长开始使有限的农业资源显得紧张;新的军事技术淘汰了乘坐马车作战的贵族武士一-手持长矛、用盾牌和盔甲护身.排成密集方阵作战的步兵在战斗中更有威力,这些步兵从自耕农、商贩和工匠中招募而来。政治参与与忽剧扩张赋予统治者以非常大的权力来推行猛烈的经济和社会变革,并将希腊的思想、制度和艺术成就传播到整个地中海世界。

——罗伊·T马修斯(人文通识课I)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古风时代”的社会状况。

斯图亚特王朝之前的都铎王朝普遍受人欢迎,尤其是受中产阶级和绅士们的欢迎。它使敌对的贵族家族受到中央的控制,它通过建立英国圣公会来切断与罗马的联系,它还建立了海军和实行获得民众赞成的反天主教的外交政策。具有天主教背景的斯图亚特王朝的第一代国王及其继承人很快就浪费掉这种荣誉。

——摘引自斯誉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2)在都铎王朝的政策中任选一项进行点评。为什么说“斯图亚特王朝的第一代国王及其继承人有很快就浪费掉这种荣誉”。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这次“修改这个国家古老选举结构的法案”的认识。

不结盟运动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冷战时期,从最初的25个会员国发展至今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涉及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55%左右。



(4)依据材料说出半个世纪以来不结盟运动发展演变的特点。简述不结盟运动的影响。
2020-08-0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