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830年底到1831年初的几个月内,各地共向下院提出645份改革请愿书,对此当时执政的托利党政府首相威灵顿说:“他的职责是当其他人提出这类方案时进行抵抗。”托利党的态度遭到改革派人士的反对,结果在这一年议会选举中,托利党遭到失败,辉格党组阁。辉格党认识到,适当扩大选举权,才能避免社会动荡,才能避免革命风暴的发生,使现存制度免遭覆灭。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通过,法案主要内容有:取消“衰败选区”的议席,增加新兴大工业城市议席;降低财产资格限制。改革后,英国的选民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中等阶级的多数获得了选举权。1865年,下院658名议员中,贵族及贵族子孙为116人,从男爵及其子孙为109人。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议会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议会改革的影响。
2021-05-17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学科网2020-2021学年高三大联考-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广东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受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较大,英国的考试内容以基础理论和人文科学为主,目的是提拔知识渊博、应变能力强的通才。美国没有长期的官僚政治传统的影响,因此其文官制度虽然承袭了欧洲的传统,但是却强调专才的特殊地位。英国是议会制国家,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界并不明显,政府官员可以兼任议会议员,因此,英国对文官参与政治活动有较多的限制。美国是总统制国家,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划分明确,因此,美国对文官政治中立的限制相对较小。事实上,美国文官特别是高级文官参与政治活动的范围远远超出行政权的范围。

——摘编自王晨《英、美文官制度之比较》

材料二   我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公务员制度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公务员作为人民的一员,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而且应当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行使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权利。公务员的任用,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从德、能、勤、绩、廉综合考核公务员。允许行政机关依法辞退少数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丧失公务员条件的人员,形成优胜劣汰的良好机制。

——自李俊《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之比较》


(1)据材料一概括英美两国文官制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制度建设的认识。
3 . 英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历程具有和平渐进性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内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的斯图亚特王朝詹姆士一世时代。不过,内阁并非英国统治阶层为适应新形势而设立的一个新机构,而是从枢密院中派生出来……18世纪初安妮女王统治时期,她的犹豫及体弱多病,使得她对于内阁的操控远远比不上威廉,这使得内阁的独立性得到进一步发展。……内阁与议会之间开始建立起初步的关联,这为日后内阁从对君主负责转向对议会负责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内阁制的形成》

材料二   1832年议会改革是“光荣革命”以来对英国政治制度的一次大改造。……在改革法案中,统治阶层尽可能地满足强大起来的社会阶层的政治要求,通过给予资产阶级和上层中产阶级选举权,分裂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同盟;使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得以满足,而令工人阶级的激进运动陷入孤立。1832年改革法案具有极大的重要性,自此,英国走出了迈向现代代议制民主的第一步。……此后议会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君主立宪制下内阁对议会负责原则迅速确立。

——摘编自方家、张士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探析》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世纪前后英国内阁演变的情况。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成效,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英国代议制发展历程中获取的启示。
2020-11-29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议会起源于中世纪,在大贵族与国王的斗争中不断扩大其职能。都铎王朝时期,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原则,即议会是由国王、上院和下院三部分联合成17世起中朝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以议会为阵地,进行反封建王权争,通过内战确立了自己的治。“光荣革命”后,议会过《权利法策》,确定了近代议会制度的大框架,确立了议会力高于王的原则。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利。此后30多年间,是美国议会制度的“黄金时代”,“议会主权”达到鼎盛。

——编自间照祥《英国政治刺度史》

材料二 近代议会实践活动大事年表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林则徐、魏源等人对西方议会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认为,西方“育才于学校,议政于议院”,是其富强的根本。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从“兴民权”的角度,提出“设议院,立议员”。
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立宪派推动下,全国掀起了请求速开国会运动。
1909年一1910各省成立了咨议局,全国性的资政院也建立起来。
191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临时参议院作为立法机关,通过了《临时约法》。
1914袁世凯解散国会,实行专制独载统治。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时,《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是当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还不成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央人民政府于19532月公布了选举法。地方各级人大的逐步召开,选举产生了560余万名基层人大代表,16680名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人大代表以及1226名全国人大代表。1954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议会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叙述议会制在近代中国的实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明代皇帝多怠于政事,嘉靖、万历朝的内阁中严嵩、张居正等都是手握大权的“权相”…清末官吏张瑞荫说:“内阁之制,在前明有张居正之专擅,本朝设军机处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摘自董力《近现代中国责任内阁体制研究》

材料二 责任制内阁所表达的政治思想在于:“政府管理社会的职能来源于国民的授予,代表国民意志的议会拥有监督政府的职责”,为了防止“人民的代表反高于人民本身”的现象出现,赋予行政机关制约议会的权力也是必要的。通过政府与议会的制约平衡,国民的主权意志得到最终实现。

——摘自何勤华《外国法制史》

材料三 革命党人在交权的同时,将政权组织形式进行了转化,用责任内阁制取代了美国式的道路、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合法地”架空袁世凯。这种做法固然反映了革命党人实现立宪主义政治的善良动机,但也开创了恶劣先例:可以根据政治斗争的需要来设计宪法。

——摘自董力《近现代中国责任内体制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内阁出现权臣的原因。清朝内阁的地位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内阁与西方责任制内阁的不同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做法。
2021-01-25更新 | 344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近代社会的发展进步与多种因素相关,其表现形式也是复杂多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5-17世纪的英国历史进程中,有三条线交织凸现出来,把英国决然地引入近代社会。这三条线是:一、从13世纪的“大宪章”开始,国王与议会之间相互制衡的机制已逐步成熟,英国革命至17世纪已是“水到梁成”。二、自由贸易具有突破封逮樊万的明显特征,尤其是海外贸易快速发展;近代工商业的繁荣,使私人财产权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推动了英国反极权主义的思想倾向,特别是宗教改革在英国经过一阵“大动乱”之后奠定了国教基础,为英国人民创造了相当宽容和稳定的宗教环境。宗教改革就其社会意义而言,本质上是一种对极权制的“抗议”,它非常普遍地唤醒了各阶层人民的自我觉醒意识。

——《冷眼向洋》上卷


(1)依据材料概括近代民主政体率先在英国产生的原因,结合所学说明19世纪英国民主政治的新进展。

材料二 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南部大平原被毁的草地达到35……罗斯福总统授意成立大平原干旱地区委员会进行系统综合防治。推广先进耕作技术,使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提高……193313年颁布的《农业调整法》,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对愿意参加生产削减计划的农场主给予补贴,强调减少生产和保护土地相结合,在南部大平原地区,85%以上的农场主都参与了该项计划……大平原委员会提出:必须对文化观念加以改造,破除征服自然、自然资源永不枯竭,个人有权任意支配自己的财产等错误观念。……经过十多年的多层面的综合治理,到了40年代,沙尘暴从南部大平原渐渐消失,而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高国荣、周钢《20世纪30年代美国对荒漠化与沙尘暴的治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罗斯福总统在环境“系统综合防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材料三 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提出为“我们的任务不是别的,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团结全国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为者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

——毛泽东《两个中国之命运》


(3)简要指出中共七大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为实现“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的主要史实。
2021-03-0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民主发源于古希腊罗马,以此为起点,西方民主的发展依次经历了并且还在经历着由低级到高级的历史跨越:它已经历了由古代民主到近代民主的跨越;19世纪末以来进入了从近代民主到当代民主的跨越。……17、18世纪,西方民主实现了历史性的变革,各国都经历了思想启蒙、民主运动和先后建立民主制度的历史过程,均以不同方式实现了创建民主制度的目标:英国方式、美国方式和法国方式是其中的三个典型。经过两个世纪的历史变革,资产阶级共和国终于取代中世纪的专制统治,先后在欧美大陆确立。这一制度以民权代替君权,以分权代替集权,以立宪共和代替君主专制。

——摘编自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

材料二   19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非常迟缓,具有现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只有戊戌变法;而进入20世纪,与民主政治发展相关的重大事件接踵而至,这种前慢后快与经济发展水平或有关系。在西方,革命与改良只是达到政治发展的手段,并无优劣之分,而中国在19051907年改良与革命论战后,革命派自此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在近代欧美历史上,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政治生态发生了巨变,造就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传统的农民阶级逐渐消失,但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则与之不同,农民阶级扮演了重要角色。另外,近代中国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完成了从封建专制到资产阶级再到新民主主义政治的急速跨越。

——摘编自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民主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西方相比,近代中国民主发展的不同之处。
2020-10-1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0-2021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英国的崛起由多种因素促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伦威尔为赢得战场的胜利作出了巨大努力,但它却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革命以推翻专制为出发点,结果却导致了另一种专制,他可以要一个议会装潢门面,法律却不起作用,……他死后,谁也不知道革命该往何处去,于是只好回到它原来的出发点。

——钱乘旦《英国史》

材料二 英国逐渐建立对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统治,这一结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英国经济、军事力量的不断增长来解释。但是,这不是唯一的因素,必须考虑印度本身普遍存在的状况。首先印度莫卧儿王朝的力量已衰弱,这使穆斯林军阀和地方总督能在各地区宣告独立、建立个人王朝;其次是强大的商人阶级的兴起,这一阶级的经济利益与西方公司的经济利益有密切关系,这些公司能比较自由地在印度经商;另外,由于在孟加拉的立足,英国人得到了在印度进一步扩张所必需的基地和资源。

——改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机器隆隆运转,每天24小时,工人在里面辛勤劳动。阿克莱特的创造其实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技术方面的,就是改进动力或者机器;二是生产组织方面的,就是把以前分散在各家各户或者小作坊里面工作的手工劳动者集合在一起,放在同一个工作场地,他们可以继续从事手工劳动,但是实行分工。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克伦威尔“为赢得战场的胜利”所作出的“巨大努力”。概述作者认为“它却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的史实依据。
(2)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完全控制印度的时间。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能在近代征服整个印度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从史实和影响两方面评述“阿克莱特的创造”。
2021-03-20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爆发“光荣革命”的原因在于数百年的宪政传统;后来有研究者认为,主权在民的启蒙思想也是“光荣革命”的重要原因;又有学者提出,威廉要把英国拖入法荷之间的战争也是他愿意接受《权利法案》的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英国“光荣革命”的认识(     )
A.缺少对社会经济因素的观察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2020-12-02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政治民主化是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宪政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妥协因素……克伦威尔在内战后借助议会军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使得英国人充分认识到,通过圣洁的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比传统君主制度危害更大。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二   美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国会与总统领导的政府各自分立,由选民分别选出。总统只对人民负责,不向国会负责,国会没有要求政府辞职的权力,也没有将总统免职的权力;国会不向总统负责,总统也没有解散国会的权力。国会与总统彼此独立,没有相互依存关系,更没有从属关系。

——摘编自任航《代议制的美国模式论析》

材料三   《临时约法》的失败固然是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环境所造成,但其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乃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由于《临时约法》的制定在形式上就缺乏代表性,所以在内容上很难反映各阶层意见,其内容虽然是先进的,但从其形式来看,科学性、民主性均有所欠缺,宪政在一个国家的确立,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专制的国家。

——音正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缺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建立宪政制度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的标志。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未能在中国实现宪政的原因。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