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国会对总统在“行政命令”“编制预算”等方面的权力,都不失时机地介入。如国会通过颁布相关法律,使自身有权对总统的行政命令进行审查,对一些国会认为不适宜的行政命令和行政管理条例行使否决权。美国国会的这些举措(     
A.反映出立法权与行政权矛盾难以调和B.促使国家权力中心发生转移
C.在三权分立的框架下维护了民主制度D.表明政治架构难以保障理性
2 . 美国北方人认为人人生而平等,如果奴役他人,是罪恶的,因此坚决反对奴隶制的推行。相对应,南方种植园主们认为,一个州是蓄奴州还是自由州,是州本身的权利,如果北方人执意干预,就是侵犯了南方各州的自由。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的美国(     
A.启蒙运动理念深入人心B.致力于追求政治自由
C.联邦制度弊端日益暴露D.内战爆发具有必然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某学者认为:尽管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是引起美国内战的主要原因,但战争的胜利是北方的胜利,而不是黑人的胜利。该学者旨在说明,这场战争(     
A.以废除奴隶制为根本目标B.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加剧了黑人和政府的矛盾D.建立了统一联邦制国家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76年,北美殖民地通过了《独立宣言》,并进行了独立战争,通过了《邦联条例》,组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对内政治不能稳定,国家不能统一,对外所面临的军事威胁也仍然存在,为了保证国家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等,各州代表在1787年于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联邦宪法》,使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联邦制国家。

1871年至1918年,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二战后,西德各州总理接过盟军的法兰克福文件,委托建立一个联邦制类型的政府形式,联邦制思想在西德各州广为传播,加上德国本来就具有联邦制的传统,所以联邦制的思想被人们广泛接受。1949宣布联邦制在德国又被建立起来。

——摘编自金飞《美国联邦制与德国联邦制比较研究》历史试卷第6页(共6页)

材料二   1894年,孙中山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就提出“创立合众政府”的政治目标,表明以联邦制来构建未来的国家结构。辛亥革命爆发后,联邦主义进入实际政治领域。20世纪20年代初,联邦主义风靡一时,演变成甚嚣尘上的思想潮流和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随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也揭橥联邦主义,……在长达数十年的政治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的历史与现时国情,选择单一制国家结构,创造了富有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运用联邦制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方案,成功地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

——摘编自张继才《论中国近代的联邦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德两国联邦制最终确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联邦主义兴起的背景,分析这一思想未能在中国成功实践的原因。
2022-06-29更新 | 364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美国政治领域有这样一段论述:人们把政治家送上政治舞台,不是让他们做抽象原则的讲演,而是要他们表演怎样解决实际政治问题。一个只知道顽固坚持所谓“原则”而拒绝一切谈判的政治家被认为不是一位真正的政治家,而只是“狂热分子”。这一论述体现了美国
A.政治领域中的妥协因素B.精英政治在国家治理中的优越性
C.权力部门间矛盾的尖锐D.民主政治拥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2022-06-04更新 | 54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压轴(一)历史试题
6 . 1787年宪法的起草者麦迪逊说:“(礼仪)越简单,我们在言行举止上就越是共和国人,我们就能获得更多的国家尊严。”杰斐逊也认为“必须扔掉君主制和贵族社会制度所有的浮夸礼俗”。这反映出二者
A.极为推崇罗马的共和制B.希望建立共和政体
C.对联邦的建立充满担忧D.政治见解截然不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费城制宪会议上,弗吉尼亚代表伦道夫发言:“我们应该探究这个政府应该具备的特征和校正办法。政府的性质应该保证抵御外来入侵;防止联盟内部各邦相互倾轧和个别邦发生暴乱;为各邦提供各种福利,这是彼此孤立无法办到的。”材料中“校正办法”是指
A.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B.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调和大小州之间的矛盾D.创建美国式民主共和政体
8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政治现代化模式是各民族、各国家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政治体制形式变迁的道路或途径。在各国、各地区的现代化过程中,由于不同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以及同一国家政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都会面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形势和任务,政治现代化模式在各国、各地区显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就西方国家所处的政治现代化的层次来讲,无论是其价值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还是民主政治模式中都包含了不少“现代性”因素,我们应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它,并进行批判性的吸收与消化。

——摘编自陈振川《中西方政治现代化模式比较》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政治现代化模式”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2-05-15更新 | 35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 河北专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托克维尔认为,美国是当时民主制的典范,而美国民主制之所以能够得到相对平稳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民情,……因为它恰恰弥补了民主政体之下一个几乎不可避免的缺陷,即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冷漠和无责任的现象。这里的“民情”是指
A.地方自治的传统B.自由平等的原则C.启蒙思想的影响D.三权分立的政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787年宪法自诞生之日起,一方面确实成了全体美国人的“共同纲领”,另一方面形成了以南北地域为分野和各自表述的宪法之辩。发生在费城的那场奇迹,并未终结“辩论”,正相反,它成了后世所有政治斗争的根源所在。这说明,1787年宪法(       
A.并未加强中央集权B.激化了南北方矛盾C.具有种族歧视色彩D.存在制度性的缺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