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共和政体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世纪后半叶的德国,出现了一种似乎是比较奇特的现象:由普选产生的帝国议会所具有的某些民主色彩及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同时成为代表国家统一的主要象征,而联邦主义则是以往割据状况的痕迹。材料主要反映这一时期德国政体
A.是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的结果B.是德意志迈入资本主义的标志
C.恰当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D.是时代潮流与本国国情的产物
2021-04-22更新 | 686次组卷 | 1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钱乘旦在《走向现代国家之路》中论述:“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法兰西共和国的真正起始!这个事实也许说明:先进集团或先进思想的产生还不能算全社会的进步,只有当社会上保守的集团也不得不接受先进思想所规定的选择时,社会才能前进一步。”材料说明法国的共和之路
A.体现了艰难和曲折的复杂性B.是保守贵族集团的进步促成的
C.是先进集团进步思想的引领D.是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
2021-04-20更新 | 497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美国独立后,州与州之间为河流的使用起了争执,为港口的使用权相互械斗,相互设置贸易壁垒,滥发纸币和通货膨胀,战时债务无法偿还,英、法、西班牙在周边虎视眈眈,松散的联盟难以应对危机。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认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普鲁士先后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统一是德意志历史上的划时代转折点,有重大的进步意义。由于扫除了历史积留下来的障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统一后的德意志经济发展是神速的,而在政治上则难以摆脱专制主义的色彩。

材料三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将政治妥协界定为:“国家、民族、阶级、政党集团之间在利益冲突时,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或默契,互相作出让步,以缓解矛盾的一种行为。”

——摘编自张丽娟《政治妥协及其对政治民主化的意义》(1895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实现统一的因素,并指出德国统一的积极影响及统一后德国政治体制的局限性。
(3)根据材料三,说明近代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建立与发展是如何体现“政治妥协”的。
4 . “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材料反映出
A.英国君主大权在握B.德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C.美国国会形同虚设D.法国共和之路艰难曲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的君主自此失去了它的专制色彩……然而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摘编自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美国开国者们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同时,政府时时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而也确保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而在政府中,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又相互分立,彼此制约、约束政府的行为。这样,政府就不可以轻易的干涉甚至剥夺人民的权利,保护了人民的自由不受侵犯,最大限度的达到《独立宣言》中所提倡的“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力制衡机制不仅为美国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也维护了美国开国之父们的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宗旨,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

材料三   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权力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材料二中“精巧的制度安排”指的是什么?这种“安排”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1787年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主要不同。
2021-04-19更新 | 816次组卷 | 46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认为,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强势总统弱势议会”的格局,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下列解释最合理的选项是
A.这是君主派和共和派互相妥协的产物
B.表明法国资产阶级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C.在这部宪法中,议会对法国总统负责
D.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对参议院负责
2021-04-19更新 | 242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认为:“(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饰统治,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该学者意图
A.说明法国没有民主政治的基础B.强调坚定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
C.揭示法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D.肯定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的改造
8 .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遵循的基本原则。下列史论一致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日本内阁对议会负责天皇退出政治舞台
B美国总统不对国会负责分权制衡具有虚伪性
C德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德国封建专制色彩浓厚
D法国总统可解散众议院众议院实际作用很小
A.AB.BC.CD.D
9 . 1877年5月,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根据宪法提前解散了共和派占优势的众议院,但是在选举中,共和派再次获得了众议院多数席位。1879年,麦克马洪辞职。这一现象表明
A.法国政治局势依然动荡B.法国共和制得以巩固
C.法国共和派拥有绝对的权力D.法国两党制最终形成
10 . 186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首相兼外交大臣,上任之初俾斯麦便采取系列措施打压自由派,宣布议会休会,酿成了“宪法纠纷”,直到普丹战争胜利才得以平息。这反映出当时
A.代议制民主不符合普鲁士国情B.统一进展扩大强权政治的社会基础
C.议会和首相间的矛盾难以调和D.二元制君主立宪制逐渐地确立起来
2021-03-30更新 | 415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得分训练(二)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