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议会权力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亦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

——《德意志帝国宪法》

材料四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第八条 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史料五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1)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联邦制所体现的权力结构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是如何通过“各州与联邦 政府的分权”来实现政治权力的制衡的。
(2)从君主的权力方面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联系两国政治体制确立的背景分析 其原因。
(3)根据史料四,指出共和制下法国议会的权力。
(4)根据史料五,法德两国议会地位有何不同?
2 . 近代以来,欧美等国在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中,创设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图1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简述图2“契约”出现的重大意义。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哪些原则。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两国的政体分别是什么。请就资产阶级民主政体谈谈你的认识。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冲突中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相互制约的历史传统通过冲突而达到融合,在融合中超越传统,从而完成变革,产生新的政治制度。“光荣革命”就是这种模式的极好的先例……“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下列种种才叫做自由权利: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你又获得保证,你不会在半夜三更,从你妻子的怀抱,或从你孩子的拥抱中,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楼,或驱入沙漠„„这些权利普及于一切居住在英国的人。”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材料三 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可以回答:它们被栽培得还不够久……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的理由。     
(2)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断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的上述评述是否可信。为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英国政治变革的认识。
2018-10-0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 . 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
材料二
(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
洪武二十年(1397年)中禁人民无得撞出海与外国互市。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 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材料三
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
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
(3)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 该法典有何影响?
(4)以英、美、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
材料四
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5)归纳材料四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指出其历史作用。
材料五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978年12月13日)
(6)材料五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 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 概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表现。
(7)综上,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德法并举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中国青铜时代的法律,注重法以“刑”为核心的同时,“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成一道德团体”,制度和礼皆是道德之器械。这种纳法律于道德的传统,流衍于后世。

——梁治平《中华文明读本•法律体系篇》

《十二表法》将作为家庭首领的家父享有独特的巨大权力具体化并且细分化。其对家父唯一的明确限制是有一条“若家父出卖家子三次,家子即脱离家父”的规则。家父对隶属于他的后裔的财产和生命拥有绝对支配权。当家父欲行使对其后裔处以死刑的权力时,必须召集理事会进行听审,家父的行为要受到这个理事会裁决的约束。处在绝对家父权之下的家子,能够和家父一样自由地投票和担任执法官,公法与私法并不相矛盾。

——(英)H.F乔洛维茨巴里•尼古拉斯《罗马法研究历史导论》


(1)概括“中国青铜时代的法律”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不同。

政治意义上的“宪法”一词在英美两国含义迥然不同。于美国意味着某个特定时刻颁布的作为国家最高法律的成文法律文件,而对于英国人而言意味着其实际的社会政治秩序——经由数个世纪渐积而成的——从前代继承下来的且规范当下政府操作行为的法律、习惯和先例。

——(英)沃尔特•白芝浩《英国宪法》


(2)说出“宪法在英美两国迥然不同”的表现形式,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宪法特点的理解。
回顾关于就业问题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历程,从经验得失中汲取丰富的养分。

时间名称内容
1902《钦定学堂章程》《钦定小学堂章程》广设简易农工商实业学堂,小学堂卒业者得以入之;《钦定中学堂章程》《钦定高等学堂章程》逐级提升。
1913《实业学校令》
《实业学校规程》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成为职业教育法制的主要载体。
1922《劳动立法之原则》
《劳动法大纲》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及中共二大提出“制定保护工人、农人和妇孺的法律”,实行8小时工作制,工厂设立医院及其他卫生设备。
1929《工厂法》
《工厂检查法》
内政部劳工司掌理劳工团体监督、劳工生活、工矿卫生设备、工人失业及伤害救济、劳动保险、调节劳资纠纷等事务。
1931《职业介绍所暂行办法》20世纪30年代的失业问题成为政府不得不应对的严重社会问题,政府加强和加速了职业介绍立法活动。1935年《职业介绍法》出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以改善工人阶级劳动地位、保障工人阶级权利,苏区劳动就业法开始走向统一
20世纪下半叶,欧美主要国家就业促进法制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于2007年颁布,2008年正式实施。

——黄河《中国近代就业促进法制变迁及启示》


(3)为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出台。阅读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就业法规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就其发展历程进行分析。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元朝设置行省制度,便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经过明清两朝一系列的制度调整,直到清朝中期,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选自人民版必修1教材内容

材料二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古罗马的法律精神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15年,英国25名贵族与国王约翰签署了一份协议,这就是著名的《大宪章》,《大宪章》重申了贵族的权利和防止国王侵夺这些权利的条款,它体现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宪法精神。

1689年,“光荣革命”后的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1701年,议会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通过一系列的法案,国王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对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部分内容选自人民版必修1教材

材料三   “近代以来,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中国都经历过、尝试过,但都没有找到正确答案。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带领人民奋斗实践,才最终确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阅读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该材料的基本观点
(2)据材料二,英国主要是通过何种途径实现了政治权力的移交,试简要说明。
(3)阅读材料三,我国在哪方面借鉴了西方国家的政治文明成果,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不同国家选取不同政治制度的体会。
2018-01-26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认为:英国的“光荣革命”既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材料二:“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所提到“光荣革命”是哪一年发生的?是哪两种力量联合其他反复辟王朝力量发动的一场宫廷政变?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文件时哪一年颁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结合材料二中涉及文件的相关内容,谈谈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国王和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有哪些不同。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二第一条修正案国会不得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一种宗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要求伸冤的权利。……第四条修正案人人具有保障人身、住所、文件及财物的安全,不受无理之搜索和拘捕的权利……第五条修正案非经大陪审团提起公诉,人民不应受判处死罪或会因重罪而被剥夺部分公权之审判……第十条修正案举凡宪法未授予合众国政府行使,而又不禁止各州行使的各种权力,均保留给各州政府或人民行使之。

——《美国历史文献选集》

材料三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了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史》

(1)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2)材料二中美国1787年宪法修正案是如何规定政府和人民之间关系的?

(3)据材料三概括英国人民选举权发展变化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简要谈谈如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人民基本人权。

2017-09-1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历史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
2013-03-05更新 | 709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西临川十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