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议会权力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治妥协是处于冲突中的政治行为主体之间通过谈判、协商、讨价还价,以及基于避免直接对抗造成严重后果的共同认识或默契而互相作出让步,以求得争端缓和、平息以至解决的行为、方法与过程。在西方国家,权力的分立与制衡使得决策往往是各有关国家机关之间妥协的结果。在这种高度分权的体制下,政治妥协成为一种基本的常见的政治现象。

——摘编自龙太江《政治妥协与西方民主政治》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主要观点,运用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观点鲜明,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制度的长处与优势是与发展阶段紧密联系的,没有一种制度是可以亘古不变的,没有一种体制是不需要变革和改进的。俗话说,时过境迁。时代变迁、环境变化以及任务改变,都会影响和改变制度与体制的效率。因此,要保持一种制度与体制的活力和效率就必须不断改革,以保持和提高制度与体制的适应性。“改革永远在路上”,是一种十分正确的社会发展观。

——摘编自房宁《中国制度的优势与短板》


根据材料,试从制度与发展之间关系的角度提出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题合理;史论结合,言之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8年阶级妥协之后,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国会先后通过了《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规定非经国会下院的同意,国王不能终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得征收新税和招募常备军,规定王位必须传给新教徒。

——摘编自潘香华《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局限性》

材料二   这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这就把近100年来困扰英国不休的主权问题解决了。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688年阶级妥协”所代指的历史事件,并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88年阶级妥协”及之后通过的法律的历史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般说来,在人类历史上有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那就是几乎所有急剧性变革可以在短时期导致天翻地覆变化,但随后也往往不可避免会发生一场或多场纠偏运动。相反,那些貌似缓慢、渐进的变革,短时期显得收效甚微,进展缓慢,但它却往往使人们在不易觉察时发生真正的变革。当人们一旦醒悟,世界已经全然改观,人们不愿意再回到旧秩序,而且也根本不可能再回到旧秩序,因为社会基础全变了,人们的意识也变了。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说,历史上真正的变革,还应该是温水煮青蛙式的变革,温和、舒适,但不可逆,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此之谓也。

——摘编自马勇《超越革命与改良》等


请围绕材料观点,自拟一个论题,并以近代中外的史实为例,对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多角度阐述问题,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初的英国仍然是男人统治的社会,“社会实际上只承认身为一家之长的父亲的存在……在贵族的家庭里和贵族的社会里一样,每个人的地位是早已规定好的”。无论是法律的规定还是社会的约定俗成,都要求妻子服从丈夫,子女听命于父亲一按照法律条文和惯性,贵族长子独得全部的资产。

18世纪初,控制议会上院的贵族,通过其政治上的特权地位和经济上的巨大优势,利用所建立的家族裙带关系,垄断了整个国家的多种权力。

——摘编自柳波《十八世纪初英国贵族裙带关系初探》

材料二   下表是部分苏州汪氏家族中新式知识分子统计表

姓名

经历

汪希懂,字孟舒,号策廷

生于光绪十三年,监生,京师高等学堂毕业

江晋康,字锡候,号接三

光绪二十二年入新阳县学,江苏法政讲习所毕业生
汪炳台(1888—1955),号星若

光绪三十一年入新阳县学,1912年当选吴县议事会议员及吴县参事会参事员,1914年任县立第五高等小学校长

汪懋组,号典臣

20岁北洋大学攻矿科,后考取江苏省官费留英,时欧战方殷,改往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专攻教育,得硕士学位、1927年创办苏州中学,并任第一任校长,抗战期间江先生为开拓边疆民族教育事业,在云南大理创办理师范学校。1942年底至1945年任西南联大师范学院教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改变贵族垄断国家权力局面的主要方式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州汪氏家族中新式知识分子的经历折射的历史变迁。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家族兴衰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2019-09-0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联考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国家,于1799年提出,目的是为了缓解拿破仑战争中日益增长的财政开支。由于利益集团的反对,于1803年废除。1842年,面对贫困问题急剧发展、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政治动荡不安、财政预算赤字不断增加的局面,英国再次提出开征个人所得税的议案,得到人民的认可,所得税由临时性税收转变成为国定化的税收。1880年,免税的起征点由150英镑提高到160英镑,所得税税率由原先的2.9%提高到3.3%。19世纪英国征收所得税,扩大了低收入者减免的范围,中下层居民的负担进一步减轻,这是走向现代税收制度的第一步,为20世纪英国走向福利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编自郭家宏、王广坤《论19世纪下半期英国的财税政策》

材料二:1936年7月,国民政府颁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所得税法——《所得税暂行条例》。所得税最初为战时税,以补充战时财政之不足。在抗战期间和胜利后,国民政府对所得税曾进行三次重大修订和税负调整,三次修订和调整都是为了应付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以扩大征税范围和提高税收负担为中心。由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低,进税率级距差距小,最高税率订得较低,失去了调节收入、平衡负担的初衷。抗战结束后,个人所得税的继续开征,加大了工薪阶层对国民政府的离心力,再加上所得税制度本身的缺陷,最终无疾而终。

——摘编自何家伟《南京国民政府个人所得税制度略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英两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共同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两国个人所得税制不同命运的原因。
7 . 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以下二个历史片段试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文明。

片段一:(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

(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恩格斯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罗马法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法律文件是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片段二: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2)材料反映出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该宪法规定美国的政体是什么?该宪法的实施对美国有何积极作用?
(3)近代英国、法国、德国分别通过什么法律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形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二   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渐变1:1832年议会改革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渐变2:19世纪后半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渐变3: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是民主化的又一里程碑。

渐变4: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渐变5:1928年法律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   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西方国家的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摘编自《无产阶级革命家著作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迈出现代化第一步”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以来英国议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此指出近现代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
(3)材料三反映了德国政体的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德两国民选产生的议会实际权力的区别。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工业时代(18世纪中叶以前),由于行政人员数量少,军队行动缓慢,信息传递耗时较长,政府对边疆的控制很薄弱。中央政府仅负责军队、治安、税收等核心职能,学校、喷泉、引水道等公益设施多来自民间捐赠而非中央政府。大量非行政人员,比如封建领主、显贵、士绅,负担着协助政府治理地方的任务。官员能力低下,机构职能交叉,致使行政信息得不到妥善的搜集和管理,更遑论在中央与地方、官员与最高统治者之间传递。在新的工业时代,政府获得的新能力可以“PEP”表达“P”代表“plenty”(丰裕),国家财富迅猛增长;“E”代表“energy”(能源),自然能源和无生命的机器取代了人类的技术和劳动;“P”代表“penetration”(渗透),政府能够通过自己的代理人直接作用于民众,同时,在收集、储存和检索信息方面的巨大的新能力,还有公务人员数量的巨大增加,政府的渗透也相应地大大增强。

—摘编自(英)塞缪尔•E•芬纳《统治史》

材料二:

在我们作出“在第一个工业革命中,市场是唯一的推动力,与政府丝毫无干”这个结论前,应该记住:使英国地位与别国不同的这个市场环境的特点,大部分还是国家行动所造成。英国自十七世纪内战以后政府演变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创造一个相当严密和统一的市场。在工业革命的最初阶段,不列颠国家利用它对法律、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影响,利用它使人们能自由发挥能力和利用资源的影响,在几代人的时间里致力于建立一种能掀起工业革命的社会结构。

—摘编自(意)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前工业时代政府行政的特点,并指出工业革命的开展为政府能力的增强创造了哪些条件。

(2)材料二中作者如何看待“工业革命与政府行为”之间的关系?试用所学的英国史相关内容对作者的观点加以说明。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88年英国议会策划宫廷政变,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王位,并于1689年被迫签署了国会提出的《权利法案》。《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颁布法律或终止法律的效力,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在和平时期不得招募和维持常备军;议员有在议会期间自由发言的权利;议员的选举是自由的,国王不得干涉;应定期召开议会等。《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它的制定标志着具有近代意义的英国宪法的初步形成。

——摘编自宗传军《英国宪法形成过程》

材料二:德国的统一使新宪法的制定和推行成为可能。1871年4月,俾斯麦亲自领导制订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在新选出的德意志帝国议会上原样通过。根据宪法,帝国的主权属于各邦的代表,由邦代表组成的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重要的机构,掌握国家权力。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德意志帝国皇帝,任命宰相和其他扞政官员,也可免除他们的职务。皇帝还有召集立法机构或宣布解散的权力,法律由皇帝签署并颁布。帝国议会是人民的代表机构,但实际权力很小。它没有一个对它负责的政府,所以有人说帝国议会只能发表“独白”。

——摘编自羊海飞、丁建弘《浅谈德国统一与德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权利法案》、德意志帝国宪法有关议会规定的主要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权利法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通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