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结合自《权利法案》颁布以后英国的各种制度,谈一谈你对维多利亚女王作为立宪君主的认识。
2020-12-0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后习题 简答题专练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国王由实权变成虚位,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封建贵族退到了历史舞台的后面,但中世纪政治体制的框架、立法、行政、司法的基本机制,仍被保留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部分内容也不断变革着,使之更加适合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编自许大华《论“光荣革命”对英国的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发展过程。

材料二   联邦宪法遵循了伟大的《独立宣言》所陈述的思想,维护政府赖以建立于人民之中的“不可转让”的权利;一旦政府妨害这种目的,人民就有权为了自己的安全和幸福而“建立新的政府”。宪法同意用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分立的方法来制约政府。根据宪法,合众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联盟,而且还是一个联邦,生活在联邦里的个人既是合众国的公民,又是各州的公民。

——摘编自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联邦宪法所体现的宪政原则。

材料三   袁世凯手握北洋六镇,在英国等列强支持下先南下攻陷汉口、汉阳,对南方施加压力,又同南方展开合议。南方方面向袁世凯提出:只要他能逼使清帝退位并赞成共和,就举他为大总统。袁世凯随后对已束手无策的清廷施压。1912212日,清帝宣布退位,宣告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15日,南方的参议院改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帝退位的原因。

材料四   19世纪的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有一句名言:“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也曾说:“民主依赖妥协”。

——摘编自约瑟夫﹒斯托里《美国宪法评注》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四观点的看法,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   法国……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1)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
2019-09-0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综合练习: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4 . 有人说“妥协是一门高超的艺术”,而“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宪政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妥协因素……克伦威尔在内战后借助议会军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使得英国人充分认识到,通过圣洁的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比传统君主制度危害更大。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二 第一条

第二款 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第三款合众国参议院由各州州议会选出两名参议员组成,参议员任期六年,每名参议员有一票表决权。

——《美国1787年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建立宪政制度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通过妥协方式促成革命胜利的标志性事件。
(2)据材料而,说明美国是如何通过妥协方式解决大州与小州之间的权力分配问题的。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妥协的看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冲突中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相互制约的历史传统通过冲突而达到融合,在融合中超越传统,从而完成变革,产生新的政治制度。“光荣革命”就是这种模式的极好的先例……“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下列种种才叫做自由权利: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你又获得保证,你不会在半夜三更,从你妻子的怀抱,或从你孩子的拥抱中,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楼,或驱入沙漠„„这些权利普及于一切居住在英国的人。”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材料三 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可以回答:它们被栽培得还不够久……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的理由。     
(2)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断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的上述评述是否可信。为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英国政治变革的认识。
2018-10-0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6 .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确立总是通过某种机制的运转来实现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腿难以支撑起平展的桌面一样。因此,“有衡”对于政治制度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消亡。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二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建立的近代政体实行这种“均衡”的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理解,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说明美国的民主政治是妥协的产物。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伏尔泰关于英国制度的描述:《巴比伦公主》

材料二下列种种才叫作自由权利: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你又获得保证,你不会在半夜三更,从你妻子的怀抱,或从你孩子的拥抱中,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楼,或驱入沙漠……这些权利普及于一切居住在英国的人

——伏尔泰关于英国制度的描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材料三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可以回答:它们被栽培得还不久……所以,试种一下吧!

——伏尔泰关于英国制度的描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材料四在德意志帝国(1871—1918年)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

——搞自高中新课程教科书《历史》必修Ⅰ(岳麓版)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2)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法国“试种”的英国“椰子”在19世纪70年代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3)结合材料四,德国“试种”的英国“椰子”有何特点?综合以上材料,英、法、德试种“椰子”给你留下什么启示?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认为:英国的“光荣革命”既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材料二:“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所提到“光荣革命”是哪一年发生的?是哪两种力量联合其他反复辟王朝力量发动的一场宫廷政变?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文件时哪一年颁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结合材料二中涉及文件的相关内容,谈谈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国王和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有哪些不同。

9 . 政治民主化是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且西方各国民主政治呈现出不同面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内阁制被称为“责任内阁制”,所谓责任内阁制是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行政权力的组织形式。……内阁的主要职权是协调和指导政府各部门的活动,从而制定出一种始终一贯的政策。有的政治学家称它为把行政与立法两部门连接起来的一个“纽扣”,又称它为议会推选出来的统治全国的委员会,更严格地说,它是下院多数党的一个委员会,少数党是没有代表在内的,这是它与其他的议会委员会不同的地方。……英国内阁的建立是没有任何正式的成文的法律作为依据的,它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依据惯例逐步形成的。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德意志帝国没有内阁,只有一个首相,国家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实际上都是由他任命的,所有的官员都只对首相负责,而首相则对皇帝负责。德国自由党成立时,曾要求成立一个“帝国责任内阁”,1884年4月5日联邦议会按照俾斯麦的意见通过决议反对这项要求,决议说:“在德意志帝国境内成立责任内阁制只能削弱各联邦成员目前在联邦议会行使的、由条约给以其保障的权力。”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指出德国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此方面英国与德国有何不同?俾斯麦反对成立“帝国责任内阁”的出发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认识。

2018-01-0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三单元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