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世纪,英国贵族在市民的支持下,发动起义,迫使国王在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上签字。1341年,议会形成两院制,由贵族组成的上院拥有高级司法权,千预王位继承,参与国家政务;被称为平民院的下院,也逐渐扩大了在税收、立法等方面的权利。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者詹姆士一世对英格兰的传统一无所知…最终导致革命爆发,国王被送上断头台。此后,又经历近四十年的曲折过程,到“光荣革命”议会取得最终胜利。

“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主权,但议会主权并不意味着民主制度。英国革命后就是贵族掌权。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使首相逐渐掌握了行政权。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其在议会中的作用。革命后的近百年间,随着中央政府职权范围的扩展腐败现象日益严重,18501870年,英国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法律规定,文官不得参选议员,必须保持政治中立。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所谓阳光,是指北美革命的性格,温和而耐久;而闪电则指法国革命之特色,爆发于黑暗,电闪雷鸣,暴雨如注,照亮并荡涤旧世界的角角落落,但也迅速回归黑暗。……1787年美国建立的宪政制度,从历史说,与其说是与以往冲突一刀两断,不如说是诸多传统因素的综合。总统为民选,为民主制之大陆,然而总统执行权之集中,则可使人想起历史上的国王与君主;国会一分为二,参议院如贵族制,众议院则回归民主制;最高法院大法官干脆与民主制绝缘,由总统钦定,且终身任职,有如罗马元老制之予遣。这是个民主、贵族、元老、君主四合一的制度,不今不古,只能称“复合共和制”。而在法国,“共和”则仅仅理解为君主制的对立面,以根腿的“民主”踢翻四个脚的“共和”。议行合一,“金鸡独立”。单一民主爆发为千均霹雳之“闪电”,复合共和只能集束为冬日之一缕“阳光”。

——夏玉成《阳光与闪电:社会变革过程中传统价值的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英格兰的传统”的具体含义,概括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发展完善的主要历程。
(2)根据材料二,说明美、法两国在变革的方式和内容上有何差异。
(3)根据材料,概述“阳光革命”和“闪电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的君主自此失去了它的专制色彩……然而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摘编自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美国开国者们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同时,政府时时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而也确保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而在政府中,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又相互分立,彼此制约、约束政府的行为。这样,政府就不可以轻易的干涉甚至剥夺人民的权利,保护了人民的自由不受侵犯,最大限度的达到《独立宣言》中所提倡的“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力制衡机制不仅为美国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也维护了美国开国之父们的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宗旨,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

材料三   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权力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材料二中“精巧的制度安排”指的是什么?这种“安排”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1787年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主要不同。
2021-04-19更新 | 825次组卷 | 47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9-20高二上·全国·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215年,为平息贵族和教士对自己的不满,英国国王约翰签署了《自由大宪章》,英国形成了“有限王权”的传统。1258年,为平息一触即发的贵族叛乱,亨利三世同意了贵族会议起草的《牛津条例》,建立起雏形国会。……1689年3月,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此后英国国王必须按照议会的意志行事。从此国王成为虚君,英国成为君主立宪国家。……直到1832年改革前的一个半世纪,英国还是一个十足的贵族国家的旧英国,包括议会在内的整个国家政权仍受王权、土地贵族势力所操纵,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

——摘编自《世界历史》解说词

材料二   英国在19世纪的法律改革中,虽制定了大量的制定法,但判例法的传统和地位并没有改变,英国的普通法、衡平法、陪审制度、对抗诉讼模式对英国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英国是判例法国家,法官可以创法,但随着议会主权的确立,议会立法成为主要立法途径,议会也确立了严格的审读程序。19世纪以来,英国颁布了疾病保险、工伤保险、老年保险、失业保险等一系列法律,构筑起覆盖面广、项目齐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英国社会的长治久安,令世人瞩目。

——摘编自李大伟《英国法治现代化经验的当代启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光荣革命前英国政治传统的基本内涵。
(2)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其中一个特点。
(3)据材料二,英国的法治建设对我国有何启示?
2019-10-29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法国不同,美国人并没有因为狂热追求平等而失去自由,因而也避免了一场法国式的革命。英国也是通过“光荣革命”,以较小的代价达到了目标,并形成了通过改革解决社会矛盾的传统,使英国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避免了激烈的社会冲突。

——摘编自陈婧茹《自由与平等——托克维尔命题》

材料二   从德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出发,统治阶级适时而进的“防御性”政治策略对德国政治发展的这种独特性有不可替代的巨大影响。所谓统治阶级适时而进的“防御性”策略,是指统治阶级在历史发展潮流和革命“威胁”面前,能够“先发制人”,主动顺应历史潮流和满足某些“革命”要求,进而达到驾驭时局和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利益的目的。

——摘编自邢来顺《论德国政治现代化初期的“防御性”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美两国是怎样“以较小代价”实现民主自由道路的,并分析其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德国统治阶级的“防御性”策略对1871年《德意志国宪法》影响的表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