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1867年,政治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论及英国政治体制时,总结国王在国事中扮演的角色是“接受咨询,给予支持,提出警告”。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国王权力的加强B.责任内阁制的出现
C.政党政治的发展D.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2 . 有学者指出,英国的宪政体制之所以优良,不仅是因为议会在政治斗争中战胜了专制王权,确定了“议会主权”原则,还因为在英国宪政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司法审判权的平衡作用。这说明英国宪政体制(     
A.体现了政治多元化的特点B.成为近代最完美的民主政治典范
C.使议会成为行政权力的中心D.以维持政治权力平衡为主要特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议会选举以公开方式进行,出卖选票、收买选民现象司空见惯,1689年8镑6先令8便士可买得一个议员席位,到1727年一个伯爵为买席位却花了900镑、这一史实反映了当时(     
A.工业资本要求掌权B.议会选举混乱不堪
C.代议制的严重倒退D.议会政治地位逐渐提高
2022-11-01更新 | 418次组卷 | 23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闽东南校际2022届高三毕业班4月诊断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图为英国漫画家吉尔雷于1795年绘制的《哥本哈根庄园》。他描绘了当时英国激进组织伦敦通讯社在该庄园举行政治集会时的场景。画中三名激进派领袖竭力鼓动人们为改革请愿,而听演讲的人却穿戴破旧、皮肤黝黑、面容黯然。这反映出
A.作者借助漫画批判现实政治B.图像史料更能客观地还原历史
C.英国议会改革缺乏群众基础D.英国民众对政治活动缺乏兴趣
2022-05-23更新 | 768次组卷 | 10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2届高三考前热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里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中,特别强调荷兰执政威廉入主英国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会合在一起来帮助和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
A.英国国王权力结束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机构的中心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D.国王和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关系
2022-05-11更新 | 178次组卷 | 36卷引用:福建省2022届新高考5月模拟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在微观性构成的内部载体上,“光荣革命”以立法的形式否定了君主主权,确立了议会主权。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大臣,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成为实际上的首相,剥夺了国王唯一尚存的行政权。19世纪的英国政坛主要由保守党和自由党把持,轮流执政。政治体制的产生发展和变革,背后有独特的政治文化,纵观两千多年的历史,英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存在,俨然演化成为了一种国家理念的存在,与其民族、传统和思想浑然一体。英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该国居民形成了审慎、害怕变革、崇尚改良的岛国心态,塑造了人们安于现状、乐于遵循、服从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和规定的生活态度。在英国,社会各阶级价值取向都向上流社会看齐,并逐渐养成绅士风度的国民性格。

——摘编自王哲媛《影响英国政治制度的政治文化因素概述》

材料二   完成民族国家构建然后开始民主化的进程,反映了政治发展的一般逻辑,西方早发现代化国家历史上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新中国的成立,让传统的中国拥有一个强大的现代政党体系,中国共产党超强的领导与执政、动员与整合能力,是我国现代化和民主化得以稳步推进的前提保障。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内的制度体系。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莫里斯·梅斯纳说: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胜利解决了过去日趋严重的、长达一世纪之久的混乱。被称为“一盘散沙”的中国,正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则断言:中国模式,将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影响整个世界。

——摘编自胡伟《新中国的政治发展:成就、途径和道路》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政治制度的架构,并说明影响英国政治体制的文化内核。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政治制度相比,新中国在制度体系上的主要区别,并分析其原因,简述“中国模式”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我国古代监察体系初步建立。魏晋至隋朝,御史台是国家最高监察机构。唐朝设立了台院、殿院、察院,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监察系统,此外,还建立了系统的谏官制度。宋代沿袭唐制,又在地方上的州内设通判监察行政,设提点刑狱司专司刑讼,设转运使监督财政,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明朝初年,中央台、殿、察三院合并为都察院,同时,设置独立于都察院的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活动,科道并立,地方设按察使司。清朝形成了“科道合一”的监察体系,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至此,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实现了高度的严密统一。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监察权力来源于皇权。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虽然具有其独特性,但也难免会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具有其局限性。

——摘编自高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探析》

材料二   相对来说,英国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议会监察,是西方现代监察体制的核心,最具权威性与代表性。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须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在此基础上,英国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又相继成立了各种不同的监督机构,构成了一个多行业、多地区、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网络,以教育、防范、惩处为手段,以保护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政治权力为目标的反腐败机制。

——摘编自张恒《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古代中国和近代英国监察制度效能差异的主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讲:“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
A.英国君主立宪制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D.法国议会制共和制
2022-03-18更新 | 177次组卷 | 138卷引用:福建石狮石光华侨联中2010届高中三5月份高考模拟文综历史部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785年,小皮特政府提出了议会改革方案,取消36个衰败选邑并将其原有的下院席位分配给伦敦及其他各郡;选民范围扩大到年收入40先令以上的农民。这一方案在下院表决时被否决。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A.政府施政理念保守B.议会与内阁之间的矛盾尖锐
C.代议民主制度衰落D.经济结构尚未发生根本变化
2022-03-04更新 | 640次组卷 | 10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读下表
17-18世纪英国大事年表(节选)
时间事件
1688年“光荣革命”发生,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同时登位
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调整王权与议会的关系
1694年制订《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
1701年通过《王位继承法》,从法律上确认“议会主权”原则
1721年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罗伯特•沃波尔取代国王而成为内阁首相

据此判断,英国制度变革中
A.保守势力一直居于主导地位B.始终以调和矛盾为出发点
C.有效避免了政党纷争的发生D.体现和缓渐进的基本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