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期,英国传统的政治制度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议会选举制度。英格兰49个大城镇中的21个不是选邑,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它们在1831年的居民人口分别是18.2万、14.4万、12.3万。1761年大选中,英格兰的40个郡中只有4个郡,202个选邑中只有42个选邑有竞选活动。没有竞选活动的主要原因是,贵族和地方地主具有完全操控这些选区的能力,其选举结果在选举之前就已经知道了,竞选活动显得多此一举。另外,选举采取的不是秘密投票方式,而是公开投票,选民投票意向的自主性必然大打折扣。因此,选举活动的机制本身就是不民主的。

——摘编自刘成《民主的悖论-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

材料二  1831年,英国公布改革方案,大体内容为:一是把原属107个镇的席位转让给大城市和各郡;二是除原有选民外,农村增加年收入10镑的公簿持有农和50镑的租约农,城镇选区则统一标准,使年值10镑的房产持有人都得到选举权。到18326月法案最终为上院所通过,并于三天后由国王批准,其间经历了三个回合的复杂争斗,改革法最终成立。有人认为“这次改革对于英国的历史进程具有难以估量的重要性,可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摘编自王可园、齐卫平《1832年英国选举权扩大的政治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初英国传统政治制度遇到的挑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832年英国议会的内容,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9年初,在伦敦召开了上下两院联席的特别会议,决定邀请威廉和玛丽来共同统治英国,并向后者提出一项“权利宣言”,要求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制订或终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建立常备军;人民应享有选举议会议员的自由等。这项宣言在168912月被议会制订为正式法律,即《权利法案》。

——摘编自高全喜《英国宪制中的妥协原则一以英国宪制史中的“光荣革命”为例》

材料二   18714月,德意志帝国议会颁布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首脑为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国王和他的家族世袭,皇帝代表帝国,有宣战、媾和等权力,皇帝有权任命宰相和其他行政官员,也可以解除他们的职务,有权召集立法机构开会或解散的权力。

——摘编自许屹山(《试论近代德国的政治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制订(权利法案》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德国皇帝相对于英国国王的主要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021-07-1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新高二上学期开学定位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世纪,英国贵族在市民的支持下,发动起义,迫使国王在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上签字。1341年,议会形成两院制,由贵族组成的上院拥有高级司法权,千预王位继承,参与国家政务;被称为平民院的下院,也逐渐扩大了在税收、立法等方面的权利。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者詹姆士一世对英格兰的传统一无所知…最终导致革命爆发,国王被送上断头台。此后,又经历近四十年的曲折过程,到“光荣革命”议会取得最终胜利。

“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主权,但议会主权并不意味着民主制度。英国革命后就是贵族掌权。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使首相逐渐掌握了行政权。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其在议会中的作用。革命后的近百年间,随着中央政府职权范围的扩展腐败现象日益严重,18501870年,英国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法律规定,文官不得参选议员,必须保持政治中立。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所谓阳光,是指北美革命的性格,温和而耐久;而闪电则指法国革命之特色,爆发于黑暗,电闪雷鸣,暴雨如注,照亮并荡涤旧世界的角角落落,但也迅速回归黑暗。……1787年美国建立的宪政制度,从历史说,与其说是与以往冲突一刀两断,不如说是诸多传统因素的综合。总统为民选,为民主制之大陆,然而总统执行权之集中,则可使人想起历史上的国王与君主;国会一分为二,参议院如贵族制,众议院则回归民主制;最高法院大法官干脆与民主制绝缘,由总统钦定,且终身任职,有如罗马元老制之予遣。这是个民主、贵族、元老、君主四合一的制度,不今不古,只能称“复合共和制”。而在法国,“共和”则仅仅理解为君主制的对立面,以根腿的“民主”踢翻四个脚的“共和”。议行合一,“金鸡独立”。单一民主爆发为千均霹雳之“闪电”,复合共和只能集束为冬日之一缕“阳光”。

——夏玉成《阳光与闪电:社会变革过程中传统价值的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英格兰的传统”的具体含义,概括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发展完善的主要历程。
(2)根据材料二,说明美、法两国在变革的方式和内容上有何差异。
(3)根据材料,概述“阳光革命”和“闪电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模范会议”以来,英国议会的创立就是为了限制和约束国王的权力。但在中世纪 之时,议会被国王抛之脑后,这种国王独断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688年“光荣革命”。革命后的统治机构是议会,掌权者便是来自英国各地的土地贵族。英国的议会分为上下两院,在上院,议员几乎全是土地贵族和高级僧侣,下议院则是根据土地和财产资格选举产生的。“在英格兰各个郡选区中,选举权统一授予所有年收入40先令的地产者。这一选民财产条件竟是1429年的议会所规定的。这就把普通选民和在工业革命中获利的工业资产阶级排除在外。于是,1932年的议会改革在英国便顺理成章地开展了。

——摘编自冯春《论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及影响》

材料二   联邦宪法抛弃了以往欧洲所崇尚的国家主权不可分割的教条,首次系统地尝试在地域上和机构上实行分权。严格地说,它的主权既不完全在于联邦,也不完全在于各州政府,而是由联邦与各州分享主权。不仅如此,联邦政府的最高权力还分散在三个平行机构。

——摘编自张千帆《美国宪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议会制度建立过程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联邦宪法遵循的主要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进行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