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近代史上,英、法、美、德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其主要的共同点是(  )
A.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B.内阁成员都由选举产生
C.议会都拥有立法权D.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
2 . 下表反映了英国议会两院关系的演变。表中这些法案的出台表明
1911年《议会法》确定了平民院的财政立法权
1932年取消了贵族院对平民院议案的提名权;重新规定了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
1949年《议会法》规定财政议案只能由平民院提出,贵族院不得对它进行修改和否定

A.平民院控制了立法权和行政权B.贵族院的人员构成发生了变化
C.权力转移以和平渐进方式进行D.英国贵族的政治特权丧失殆尽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我国古代监察体系初步建立。魏晋至隋朝,御史台是国家最高监察机构。唐朝设立了台院、殿院、察院,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监察系统,此外,还建立了系统的谏官制度。宋代沿袭唐制,又在地方上的州内设通判监察行政,设提点刑狱司专司刑讼,设转运使监督财政,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明朝初年,中央台、殿、察三院合并为都察院,同时,设置独立于都察院的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活动,科道并立,地方设按察使司。清朝形成了“科道合一”的监察体系,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至此,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实现了高度的严密统一。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监察权力来源于皇权。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虽然具有其独特性,但也难免会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具有其局限性。

——摘编自高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探析》

材料二   相对来说,英国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议会监察,是西方现代监察体制的核心,最具权威性与代表性。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须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在此基础上,英国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又相继成立了各种不同的监督机构,构成了一个多行业、多地区、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网络,以教育、防范、惩处为手段,以保护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政治权力为目标的反腐败机制。

——摘编自张恒《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古代中国和近代英国监察制度效能差异的主要原因。
4 . 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相继爆发革命和战争,开启了创建现代民主政治的历程。现代民主政治与古代雅典为代表的古典民主有明显的区别:
①前者建立了民族国家,后者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
②前者参与者为国家的成年公民,后者只限于本邦的成年男子
③前者以间接民主方式为主,多采用代议制、政党制,后者实行直接民主
④前者基础广泛,运行相对稳定,后者则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7世纪后,英、美、法等国先后建立了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特征的代议制,但英国是议会主权的君主立宪制,而美国则是人民主权的总统制。导致两国政治体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缺乏启蒙思想的影响B.美国践行了孟德斯鸠构想
C.美国是脱离英国而独立的D.两国历史传统与国情不同
6 . 1834年,英国首相墨尔本在向威廉四世报告工作时指出:不可使外界了解内阁的分歧。某日墨尔本在内阁讨论进口谷物税时说:“是使谷物更贵些?便宜些?还是去稳定谷物价格?我都不在意,但最好我们都要统一口径。”这说明英国
A.议会改革推动内阁制完善B.内阁奉行集体负责制原则
C.首相已掌握国家核心权力D.民主制度形式化特点明显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1717年之后,英王不再主持并逐渐不参加内阁会议,开始形成由选举产生的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1742年,沃波尔失去下院多数的信任,被迫率内阁全体辞职。1784年,小威廉·皮特试图通过改革来抑制国王乔治三世的专权倾向,因当时有不少议员被国王收买,皮特下令解散下院重新选举议会,最终改革得到议会的大力支持,小皮特得以继续主持内阁17年。

——摘编自潘润涵《简明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什么是现代国家?近代以来,人们根据源于西方的各种观念,或将建立单一民族国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联邦制、地方自治制度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普选制议会制、两党制多党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这些理解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基本上都是从政体即政治运作方式来认识现代国家的。

——摘编自(英)克里斯·皮尔森《论现代国家》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前后英国内阁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的标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美国是如何成为一个“现代国家”的?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对英美两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认识。
2020-12-0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新华网快讯:英国首相布莱尔2007年6月27日正式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下列对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阁受到议会的反对,首相可以不予理睬B.内阁名义上对议会负责,实际上是对国王负责
C.首相是由国王任命,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D.英王是国家名义的象征,统而不治
9 . 英国政府由议会多数党领袖出任首相,首相提名各部大臣。如果首相所在的党在议会选举中失败,首相必须下野,由在选举中赢得多数的党重新组阁。美国则以总统为政府首脑。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并提名阁僚,总统能否连任不会直接受到国会选举胜败的影 响。由此可见,英国与美国政治制度的相同之处
A.首相由议会选出对议会负责B.总统由选民选出受议会制约
C.代议制民主和分权制衡原则D.英美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
10 . 下表为近代法国与英国政治运行情况表(节选)。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法国
政权内阁与议会关系政局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800一1921年)内阁总辞职,内阁与首相政治上共进退内阁有权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大选在1801年到1937年仅更换44届内阁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一1940年)内阁的更替并不是全体部长的大换班,而只是总理下台内阁无权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大选1870年到1940年共更换了108届内阁
A.内阁部长的相对稳定有助于缓解政局危机
B.多党制导致第三共和国存在较短
C.责任内阁与议会之间实现了有效的制约
D.内阁各部部长均对国家元首负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