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权利法案》和代议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做法很有趣,他们认为之所以发生革命,是统治集团内部分裂了。双方互不相让,才引发了战争。现在他们说,再也不能分裂了。这样就出现妥协:一方面打倒专制的王权,一方面保留了王位。

——整理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材料二   史学界和政治学界历来对美国1787年宪法多有讨论,大体有如下角度:

①宪法是一种妥协的产物;

②宪法是对英国宪政体制的继承和创新;

③宪法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人在17世纪后半期为“打倒专制的王权”所做的努力。英国逐渐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您更倾向于材料二中哪一种观点?试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2018-10-0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练习2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冲突中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相互制约的历史传统通过冲突而达到融合,在融合中超越传统,从而完成变革,产生新的政治制度。“光荣革命”就是这种模式的极好的先例……“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下列种种才叫做自由权利: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你又获得保证,你不会在半夜三更,从你妻子的怀抱,或从你孩子的拥抱中,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楼,或驱入沙漠„„这些权利普及于一切居住在英国的人。”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材料三 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可以回答:它们被栽培得还不够久……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的理由。     
(2)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断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的上述评述是否可信。为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英国政治变革的认识。
2018-10-0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 . 英国《权利法案》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征税。”这表明
A.国王将由议会选举产生
B.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
C.内阁首相开始取代王权
D.英国首创了议会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自汉诺威王朝开始,人们就关注内阁的责任问题。根据英国宪政的惯例,“国王不可能犯错误”,也不会承担责任。于是,“王权的每一次行使,皆由某位大臣为之负责”。内阁大臣“提出建议,就应该为此负责”。这可用于说明英国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C.内阁与议会的关系D.国王权力的完全丧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763年,议员威尔克斯发表文章对国王乔治三世在议会的演说进行批评,并申明他批评的是政府而不是国王,但国王仍以诽谤罪下令逮捕他,还操作议会剥夺了他的议员身份。1768年,威尔克斯连续两次当选议员,国王又设法让议会连续两次剥夺其议员身份。威尔克斯事件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国王和议会权限尚未明确
B.议会完全被国王控制
C.君主专制统治在逐渐加强
D.内阁制已经遭到破坏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三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限制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并分析该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述法国代议制建立的特点及成因。

7 . 比较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高级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的东西。而由此一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中国近代)百年世变。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与其起源阶段有何不同?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进入近代以前”和“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各指什么选举制度?试举例说明。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在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巨变“选举”这一“古代概念”是如何“完全更新”的。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事实上,17世纪在英国进行着两种革命。第一种是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小贵族和资产阶级感兴趣的是赢得在社会上有地位所必需的公民自由和宗教自由。第二种是下中层和佃农的社会革命;下中层阶级和佃农要求完全的宗教平等和政治平等、要求给穷人以丰富的食品……17世纪英国的社会革命失败了……他们的时机到19世纪后期才来临(19世纪后期的议会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英国式政治民主制的发展与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朝夕而就。这一过程充分体现其独特之处:它走的是一条具有首创意义的改革渐进式的道路,通过自我调节曲折缓慢发展的速度,采用灵活与稳定交织的开放流动形式,不断完善其政治体制和改变传统政治结构;它的发展又是建立在英国君主制、司法制、议会制、内阁制、文官制和地方政府制度等内容相互依赖、彼此影响和不断发展完善之基础上的。此外,独特的发展历程与英国鲜明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政治文化特征也是密不可分的。

—刘骞、蒋媛萍《英国式政治民主制的发展特性及其文化溯源》

材料三“光荣革命”后国王仍掌控行政大权,议会尚未成为完全主宰。1690年,英国议会的《财政法案》将“国王靠自己生活”转变为“国王靠议会生活”;1701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旨在通过规定王位继承问题,实现资产阶级对王权的控制。1714年,乔治一世即位,因不懂英语,逐渐不出席内阁会议。1721年,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沃尔波尔取代国王成为内阁首脑。1742年,沃尔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他这一行为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须辞职的先例。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他的做法也成为惯例。这样,随着议会、内阁的职能和制度进一步完善,内阁责任制最终形成。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变革,国王的行政权力被剥夺殆尽,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议会君主制逐渐形成。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英国爆发“两种革命”的根本原因。“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在“公民自由”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其表现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政治民主制发展的显著特点。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是如何贯彻了中央集权原则又避免了专制的。

2018-08-3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测试卷: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9 . 下表的内容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下面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推论正确的是
史实推论
①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法律基础
②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总统对国会负责体现了权力的相互制约
③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实行统一后的德国依旧推行君主专制政体
④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标志着法国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制政体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 .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由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民族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人类的政治文明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材料二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三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在笼子里,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布什在国庆日演说(2004年7月4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革命是如何打破部落政治局面的?汉朝时期又是如何打破贵族政治局面的?

(2)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的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笼子”指什么?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总的趋向是什么?

2018-08-2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试题: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