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省六部制是起源于秦汉三公九卿制,经过魏晋南北朝长期发展演变,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规范完善的一种中央政治制度。唐代的三省制实质上是将宰相的权力分由三个部门掌握,以利于防止宰相擅权专政;三省制中三省之间分工明确,相互监督,尤其是作为中央决策审议机关的门下省具有封驳大权,充分体现了三省之间的权力制衡,有利于防止一省权力过大;三省制中三省各司其职,各部门的职责划分精细,部门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各部门的行政效率;三省制的“封驳”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质量,下属各部门呈报的重要奏章,必须通过门下省审议,门下省如认为不妥,可驳回修改,循环往复,直至认可后方可送中书省,呈交皇帝批阅。

——摘编自杨峰飞《论三省六部制对当今大部制改革的借鉴价值与现实启示》

材料二   美国宪法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建立“权力分立”的限权政府。“政府应由选举产生的执政官,也就是总统执政,由总统掌管行政部门以及各行政机构,总统完全独立于国会这一立法部门,不必对国会负责,这两大部门还要加上以最高法院为首的司法部门……每一部门都有各自的权力范围,并制约着另外两大部门的权力。这三大部门各自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美国宪法明确地将国会置于政府权力的中心,但即使在国会,也存在着监督和制约,因为国会本身划分为两院——参议院和众议院,而且两院必须以一致的方式批准所有的法律。总统对法律的实施负责,而法院则就有关法律问题的争议进行裁决。这就是互相制约、求其平衡的美国政府“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摘编自岳西宽《略述美国三权分立制形成的过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代分权制的特点及其实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代分权制相比,美国三权分立制的不同,并分析美国三权分立制的成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的统一,是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来分裂局面演变发展的结果。公元589年,隋朝实现统一,为唐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唐朝是在推翻隋朝,消灭农民起义力量及割据势力的情况下建立的。只有更为强大的统一集权才能维护唐朝统治。从北魏中期到唐中期,经济上的一大变动是实行均田制。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均田令和租庸调法。唐初,自耕农增加,其经济地位略有改善,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随着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唐朝在开元年间进入了全盛时期。唐朝均田制的实行,使国家掌提了大量的土地、人口、税收。

唐朝又在均田制的基础上行府兵制。这一强大的军事力量,维护了唐前期一百多年的稳定,这些都为唐帝国中央集权提供了物质基础。唐代三省制是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官制发展的结果,是君权与相权矛盾斗争的结果。

——摘编自刘曼春《论唐代三省制》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前三条的各自第一句话连接起来就是美国“三权分立”的宪政总轮廓。根据宪法规定,总统享有行政、军事以及部分立法大权,战时可以行使“独裁”权。根据宪法规定,立法权本来属于民选的议会,为了避免众议院为民众所挟持,宪法特别设立了每州由2个名额组成的参议院,以此对众议院进行制约。而且众议院议员任期2年,参议院议员任期6年,后者完全可以与前者抗衡。这样,民众的大多数通过众议院发挥作用的渠道也就被封杀了。根据宪法规定,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最高法院的法官由总统任命,其任职是终身制的。它能利用解释一切法律的权力,例如,可以宣布大多数民众主张或者制定的法律“违宪”“无效”。他们经常宣布废除不利于美国统治阶级的立法,这在美国历史上被认为“起了特别反对的作用”。

——摘编自刘书林《试论美国“三权分立”模式的本质及局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实行三省制的背景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三权分立”模式的本质及其局限性。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理解。
2022-11-2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的民主制度不是照搬照抄英国或法国的基本民主理论,而是在符合其国情基础上的一种民主理论创新,从《邦联条例》的初步民主构想到1787年宪法的三权分立制衡制度,美国的民主真正地具有了美国化的特色。

——摘编自王微《美国民主制度的国情基础论析》

材料二   中华民国建立伊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的形式废除了在中华大地绵延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确立了中华民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治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了公民一律平等,没有种族、宗教、阶级之分,都享有选举权以及被选举权。在法律规定下,为了召开第一届国会,在1912年8月到1913年4月这九个月间,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了国会议员选举。这次国会议员选举主要是政党的形式展开的,采用“复选制”。因为政党活动的合法化,当时虽然有大大小小的政党将近一百个,但是真正有实力角逐的就只有国民党、共和党、统一党和民主党,所以国会议员的席位就在这四个党派中产生。辛亥革命成功后没有建立起权威政府,革命党自身建设存在不足,没有也不愿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政治中来。政治参与表面看起来一片繁华,其实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短暂的繁华后权力被北洋军阀政府夺走了。

——摘编自杨光《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启示》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在政治制度上的创新,并简要说明近代美国民主制度产生和实现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现代化做出的贡献,并分析导致辛亥革命政治现代化失败的原因。
4 . 民主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是被少数人、而是被所有人民掌握。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伯里克利演讲词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上述特点的历史条件。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2.根据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下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材料三
美国人在制宪会议上心里很纠结:一方面,心理上对政府权力不信任;另一方面,现实中又有集权的需要。如何加强政府的权力、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又不至于侵犯到个人的权利自由呢?也就是怎样做到有限集权。通过长达100多天的争论,他们采取的办法还是“制约权力,平衡利益”。
——《如何正确理解西方代议制中“权利的制约和平衡”原则》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加强政府权力”、“制约权力”分别在美国近代政治中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办法对美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