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9 道试题
1 . 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后,总统在任命法官后便基本失去了对该法官的控制能力,法官对具体案件的处理也没有总统等非司法官员过问。只要没有违法行为,任何法官都不必担心国会会弹劾自己。据此可知,美国(     
A.明确制定分权制衡机制B.司法机构权力大于行政权力
C.司法独立得到法律认可D.立法机构无法影响司法机构
2 . 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文献,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②“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
③“本宪法所授予的全部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④“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
2023-07-15更新 | 28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下·广西北海·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1787年的制宪会议上,“没有人触动奴隶制,人们知道如果废除奴隶制,很多州就不会承认联邦政府。所以,美国是一个自由和奴隶并存的联邦,美国不仅保护了自由,也保护了奴隶制。据此可知,美国制宪会议(       
A.致力于实现国家统一B.背弃了启蒙思想内核
C.肯定了奴隶制的价值D.带有明显的妥协色彩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2213日,孙中山请辞临时大总统,并在他任职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用意,“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尽管后来袁世凯践踏了这个约法,但它规定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不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再是任何人所得而私,这便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美国制宪者认为,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权利托付于情绪化的民众,缺少一种精英的理性慎思明辩和权力的必要集中,其后果必然是无政府主义的民粹政治……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他们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正因为有这些忧虑,1787年的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

——摘编自万绍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等

材料三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2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因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立宪政体在中国不能真正建立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初,美国记者大卫·格雷厄姆·菲利普斯在《参议院的背叛》中写道:“背叛是一个强硬措辞,但用来概括现在的参议院特点,却一点都不算强硬,甚至还非常弱……参议员都不是人民选出来的。”参议院的“背叛”,主要是指(     
A.选举舞弊B.屈从行政C.服务资本D.藐视宪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与此同时,美国还找到了妥善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权力划分,保证了中央政府权力的强大。总之,美国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创立了美妙的联邦共和体制。

——摘编自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下

材料二   那时革命党人有着革命的决心,却提不出一个彻底的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中许多人并未认清帝国主义的真面目,甚至天真的认为,他们既然以西方为学习榜样,就一定能得到西方国家的援助。

——摘编自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孙中山主要得到了海外的中国商人和洗衣工人的支持,在国内,只有少数学生和商人受他思想的影响,而广大民众仍无知,冷漠。

——摘编自(美)费正清《评中国和日本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相对于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美国民主制度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亥革命后中国没有实现政治民主化的原因。
7 .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使基督教关于人类的起源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16世纪后期,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鼓励人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认识世界,而不要迷信权威。17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即依靠实验、观察和推理揭示自然界奥秘,而不是盲信权威,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哲学认识论上的批判方法。中国的文化常被用来对比和批判欧洲的旧制度和文化。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这些内容都被用于揭露法国文化和制度的非理性,以及在法国宣传启蒙运动和社会变革的理由。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材料二   美国人生而平等,因而从未为创造平等而操心。他们也没有经历过民主革命的苦难就坐享民族革命的果实。美利坚合众国一诞生便引进了17世纪英国的政府形式和施政方法。所以,美国人从未为创造一个政府而担忧…….当一个美国人在考虑政府建设问题时,他的思路不是如何去创造权威和集中权力,而是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1)阅读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建国以后“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的?
8 . 任何道德都是具体历史时代的产物。

材料一:西方首创科学革命,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意义,恐怕是无论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科学革命突显了理性的价值,昭示了一种科学主义的世界观,其核心就是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克服一切传统偏见,以科学的精神来重塑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精神与近代科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并具体阐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宪法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也是最长寿的成文宪法,至今依然是美国的根本法,它的成功与制宪时的激烈辩论以及制宪会议的费时和艰难性有密切关系。在奴隶制问题上实行一国两制,这是在当时条件下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其他一些棘手问题上制宪者们也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做一些让步或妥协。此外在一些暂时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上,制宪者们还采取避重就轻的方法。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是对传统欧洲混合政府分权理论的一种极有创意性的改进。美国宪法虽然继承了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政治理论,但这部宪法是欧洲政治理论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摘编自杨薇《1787年美国宪法的形成及启示》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我国宪法史和宪政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展示着我国民族资产阶级构建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宪政体制的美好期望。然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实施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民初有宪法而无宪政,有法制而无法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实施受挫究根溯源是由于它的制定和实施指导理念在学理上出现了偏差和失误,概而言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者犯了因人立法思维和法律工具主义思维的错误。妥善处理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关系是现代宪政关注的重难点,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民国初年动荡的时局中很难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摘编自王熙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施受挫原因分析》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在经过艰苦卓绝的28年的革命战争后,终于推翻了国民政府,于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此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带领全国人民探索这条道路,尽管其间历经曲折,但也取得了丰富经验和重要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问题,不仅着力解决好制约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而且考虑解决好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现代化问题,不断改革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摘编自刘旺洪主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民主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施受挫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近代和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启示。
10 . 19世纪90年代,美国南方各州的法律规定公共场合的种族隔离合法化;1896年,最高法院在一场针对性诉讼中裁决“隔离但平等”的设施并不违宪,因为隔离并不必然意味着一个族群的低劣。上述行为体现了(     
A.解放黑奴势在必行B.司法解释的理性公正
C.种族歧视得到默许D.南北矛盾已不可调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