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00年6月,由上海等地官员与各国驻上海领事议定的《保护上海长江内地通共章程》中规定:“各国以后如不待中国督抚商允,竟至多派兵轮驶入长江等处,以致百姓怀疑,借端启衅,毁坏洋商、教士人命产业,事后中国不认赔偿。”这从侧面反映出(     
A.列强改变了侵略中国的态度B.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C.中国人民抗争对列强的冲击D.地方割据的局面已基本形成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如何称呼来自遥远欧洲的人群,在近代中外交涉历程中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1832年,中国官员在对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阿美士德号的批文中按惯例称为“该夷船人……”,英国船长认为“夷”意指“barbarians”(野蛮人),为此大为光火。 1842年,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虽称欧洲各国为“西夷”,但也指出“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穿今古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并明确提出应“师夷长技以制夷”。1858年签署的《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朝廷文书中原来使用的“夷务”随后也改称为“洋务”。

——摘编自马戎《西方冲击下中国的话语转变、认同调整与国家重构》

材料二:1895年,面对大国地位的衰落和中华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改良派和革命派以各自的方式展开救亡运动。1895年发生或萌发的诸多事件,加速了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与社会转型,对近代中国有着多重意义。

——摘自孔亭《1895年:近代中国的多重意义》


(1)概括材料一中近代中国人对欧洲国家称呼的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救亡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并分别结合改良派和革命派各自开展的救亡运动,分析它们在“加速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与社会转型”上的意义。
3 . 恩格斯预判甲午战争的直接后果是:“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下列史实符合恩格斯的预判的是(     
A.张謇在家乡南通创办大生纱厂B.《辛丑条约》允许列强在华驻兵
C.义和团拳民提出“扶清灭洋”D.庚子赔款导致大清财政破产
4 . 《辛丑条约》签订不久后,山西太原乡绅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太原一邑巨富,惟西峰村一户耳,然不过万金之产而已,其余数千金产者,才十余户,十五万(两)赔款乌能凑足?”这可以用于印证,《辛丑条约》(     
A.加剧了中国的贫困与衰败B.是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C.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D.是赔款数额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1893年赴日的黄庆澄记载:“查东人(日本人)成好古,往往有隋唐以前书中士已佚者,彼国犹珍存之。自西学盛行,此风一变,昔所存者,弃若。闽粤商人、间有购收以归、而重利者。”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无法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B.东南沿海对外贸易兴盛
C.对周边的文化影响力衰退D.学习西方成为思想潮流
2022-05-02更新 | 844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的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相当一部分公派生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2022-03-21更新 | 458次组卷 | 40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
A.对列强的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立场
C.外交政策正逐步接轨国际规则D.始终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
2022-03-15更新 | 278次组卷 | 60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这样评价一场运动:“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此运动为(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D.清末新政
9 .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接到宣战诏书的两广总督李鸿章却复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从而产生了“东南互保”协议。该协议的签订
A.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B.说明地方已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D.促进清政府外交观念的转变
10 . 著名学者金冲及指出:“假如用短近的眼光看,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是用长远的眼光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进行反思,屈辱促使人们猛醒。”“新的起点”是指甲午战争
A.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兴起B.打断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D.造成了中国宗藩体系解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