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2 . 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当时也备受西方瞩目。下图是1894年刊登于《伦敦新闻画报》的漫画作品《日本小武士挑战中国巨人》。画面中,日本武士矮小、机警,正挑战强悍勇武的中国巨人,西方人则站在梯子上远远观望。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它是研究英国漫画史的原始史料
B.它全面客观反映了当时中日两国实力对比
C.它侧面揭示了战争爆发时西方国家的立场
D.它真实反映了当时作者对战争形势的理解
3 . 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是在
A.1840年
B.1895年
C.1860年
D.1901年
2019-07-25更新 | 345次组卷 | 56卷引用:海南华侨中学三亚学校2018届上学期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甲午开战前的1893年,日本拥有十人以上工人的工厂,有3019家,其中使用蒸气动力的675家。工人人数38万人。铁路2039.6英里,使用蒸汽动力的轮船11万吨。日本完全实现了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而与此同时,中国官办工业企业24家,私人资本兴办的工业企业,也只有100多家。只能给古老的帝国提供一点近代化工业的“点缀”而已。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中日近代化程度决定战争胜负
B.日本工业水平领先于世界
C.近代工业实力决定战争性质
D.甲午战争前中国近代化停滞不前
5 . 1900年,慈禧发布要与八国联军“一决雌雄”的上谕,要求各省“北上勤王”,以张之洞、刘坤一为首的汉族东南大员先是“拒不奉诏”,随后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约定所辖区域内保证各自利益“两不相扰”。这一事件
A.加剧了中央集权崩溃和地方势力膨胀
B.地方自保避战是导致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C.缓和了汉族地主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D.地方实权派完全掌控国家外交事务
2019-05-25更新 | 697次组卷 | 18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96年,清政府利用李鸿章出使俄国并往德、法、英、美各国聘问的机会,交涉增加进口洋税事宜,得到的回答却是必须先废厘金,“内地推广通途”,然后“增税之议”,“始可照办”。1902年中英续行通商行船条约最终对裁厘加税作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这表明了当时的中国
A.缓解洋务运动面临的经费压力
B.有力抵制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
C.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D.试图为民间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7 . 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A.己亥年B.庚子年C.辛丑年D.壬寅年
2019-01-30更新 | 45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
A.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
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
D.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019-01-30更新 | 2792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海南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提出:“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义和团时期揭帖称:“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导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两者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差异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
C.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2019-01-21更新 | 707次组卷 | 46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华中师大海南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两江总督刘坤一等就某一重大事件电奏清政府:“(若)辽、台并失,(则)南北皆危,并恐各国从此生心,后患不堪设想……”这表明
A.《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重大危害
B.有识之士反对中国与日本屈辱议和
C.中日战争爆发在当时已不可避免
D.清政府在和或战问题上仍举棋不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