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多种观点。丁—平在《对甲午海战的再认识》中认为:纵观世界海战史,在一场海战中,一支海军舰队战死或以身殉国、尽节以终的将领占到高级指挥军官半数以上,是极为罕见的。这有力地驳斥了
A.“中国战略战术落后”的观点
B.“李鸿章避战求和”的观点
C.“北洋海军腐朽无能”的观点
D.“清政府昏庸腐败”的观点
2018-11-24更新 | 174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5届海南省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19世纪末日本所绘漫画《李鸿章大头痛》:拿着十字架的外国传教士已救不了病入膏肓的李大人了,日本已经兵临城下,中国人用镰刀等农具应战。该漫画表明
A.洋务运动开展出现窘境
B.清政府遭受众列强瓜分
C.甲午战争中国面临危机
D.日本与列强的斗争加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
A.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C.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趋势
D.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
2018-10-11更新 | 635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6届海南海口市海口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4 .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018-06-09更新 | 14939次组卷 | 148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瓜分危机加速了这场已经积蓄了十年动力的运动的到来,自1885年中国在中法战争失败后,有限现代化的弱点已很明显,1894年的那场大败更“成中国之巨祸”,无可否认地证明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尽管他们对变革的性质、范围和领导权的问题存有分歧。中国思想界认识到,只有一场激进的改革,甚或革命,才可拯救中国。进步人士倡导体制重组;激进入士则主张革命,以中华民国代替清王朝。在战后中国,政治运动主要由这两股潮流构成。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整理

材料二   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从这时候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或惊醒于民族危机。他们处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时之思……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成中国之巨祸”的历史事件,概述“激进的改革”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的历史动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试论维新变法思想的历史作用。

2018-06-01更新 | 2945次组卷 | 17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华中师大海南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该条约是指(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
2018-05-18更新 | 211次组卷 | 5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中基础会考模拟试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可以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总揽司法,委任审判衙门。又仿照西方宪法,以附则形式规定“臣民”享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担任公职权利和自由,但强调必须在“法律范围”之内。这反映了
A.清末宪政运作之权操诸于皇帝
B.清政府实行的是君主立宪政体
C.民众的自由权利缺乏有效保障
D.以革命手段推翻满清时机成熟
9 . 晚清某官员在奏折中论及一场战争时指出,“往岁英法犯阕,不过赔千余万两,添设通商口岸二三处而已,未闻割地以求成也,今倭一海岛小国,以中国之全力受困东隅,国将何以为国?”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8-03-12更新 | 393次组卷 | 17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华侨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甲午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的但却是逐渐的革命化,意味着大工业和铁路等等的发展使农业和农村工业之间的旧有联系瓦解……甲午战争后,一外商说: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
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压的孟买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下列哪项符合题意?
A.甲午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农业文明的冲击更为强烈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受到外国商品的强烈冲击
C.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在抗击外国商品的冲击中不断发展
D.向外国学习器物制造,使中国人完全归附于外国
2018-01-3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华侨中学三亚学校2018届上学期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