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英日从中国攫取最大利益的出发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C.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D.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时,杭州“大街……自五间楼北,至官巷南街,两行多是金银盐钞引交易”,这是以金、银、现钱等待客户以“盐钞引”前来进行结算兑换的私人金融性行铺;“自融和坊北,至市南坊,谓之珠子市”,“如遇买卖,动以万数”。其他各种商业店铺,“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杭城乃四方辐辏之地”,“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又开店矣”。南宋末年,吴自牧记载“海商之舰”“舶商之船”云集于杭,全国各地运来的物品,在此装上海舶,“自泉州便可出洋,迤逦过七洲洋”。

——摘编自陈振著《中国断代史系列——宋史》

材料二   1898年杭州进口的洋货和土货合计共值2960234两,1904年达18589143两;杭州土货出口总值由19004785371海关两,增加到190510200623海关两。1896年,杭州开设海关并正式开港通商。1897年,杭州在发展邮政事业的同时,还开展电力建设。1900年,沪杭铁路实现全线接轨。1924年陆续开通长途电话。

——摘编自王晓晓《杭州近代城市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宋时期杭州经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杭州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经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①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②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
③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
④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4-23更新 | 806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甲午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东南互保使南方免于战争B.国人的民族意识尚未完全形成
C.战争结果未影响中国全局D.清政府战前动员工作力度不足
2021-12-20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甲午战争之前,列强在华投资总额不过2-3亿美元,可甲午战争后到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已达15亿美元,比战前增加了3-6.5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大量增多B.列强的对华侵略深入到了中国内地
C.列强对华侵略的主要方式发生变化D.甲午战后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建厂
2021-12-20更新 | 23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漫画《中国之长城》。该漫画可用于说明
A.中外反动势力开始联合B.中国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C.中华民族陷入深重危机D.英国成为侵略中国主谋
7 . 19世纪末的沙俄财政大臣维特曾经坦言:“决不可让日本渗透到中国的心脏而在辽东半岛攫得立足点……为俄国的最大利益着想,维持中国的现状。”为此,俄国
A.策划“三国干涉还辽”B.索取三千万“赎辽费”
C.甘当英法联军“帮凶”D.要求中国“避战保船”
8 . 1896年,日本一轮船去运输本国投资工厂的货物,这艘轮船最远可驶入哪个地点
A.南京B.汉口C.重庆D.九江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社会与古代封建社会相比发生质的变化,对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众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课题,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做出了各自的选择。

太平天国除个别人外,对于外部世界都缺乏起码的了解,一度将来华的西方人视为“洋兄弟”,一概表示欢迎,对中西贸易也持积极态度,他们希望西方势力能够支持自己的斗争。当西方传教士要以“纯正的基督教来改造“拜上帝教时,太平天国坚决抵制,不留任何妥协余地。尽管如此,太平天国并没有改变西方人是“洋兄弟”的判断,没有将反封建与反侵略斗争结合起来。

到义和反帝爱国运动兴起的年代,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势力的矛盾已达到空前尖锐的程度,所以,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始终与侵略势力不共戴天,充满“灭洋”"的精神。但义和团又明确提出“助清”扶清”的口号,放松了对封建统治者的警惕。结果成为清政府为投降而加以叛卖的对象,腹背受敌,在血泊中。

——摘编自制德坤、宋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太平天国和义和团在反封建反侵略斗争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带来的后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对待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历史启示。
2020-11-10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
10 . 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澳大利亚人)说过:“我们在‘暴乱’(指义和团运动)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这是因为
A.清政府保证“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B.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发给管事官(即英国领事)照办”
C.清政府保证“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D.清政府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并答应派兵保护
2020-11-07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