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外国史地研究的开展。在19 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界对于外国史的翻译、研究已经取得进展,其成就、规模远远超过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前的水平。该变化出现说明史学研究
A.为了“探夷情”、“师夷长技”
B.为了取得经验教训,开展政治斗争
C.为了向国人更多的介绍世界各国史地状况
D.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
2 . 1900年1月11日。清政府发布上谕称,官方剿匪,只能问其"为匪与否,肇衅与否。不论其会不会、数不教也"。同时,政府认为大多拳会都是"安分良民或习技艺以自卫身家,或互保闾里,是乃守望相助之义"。上述言论出台的背景是
A.帝国主义加紧对华资本输出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C.清廷利用民众对抗联军侵华D.义和团得到政府正式招抚
2022-02-19更新 | 393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7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2022-01-27更新 | 261次组卷 | 139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901年之后,“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材料说明的问题是
A.外国公使可以在清政府中担任官职B.外国公使在清政府中拥有决策权
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历史上中国共开放通商口岸100多个。从下列两幅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示意图中,反映出这一阶段
A.中国的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B.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D.中国民族危机的逐渐加深
2021-11-08更新 | 1022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与《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相比,《辛丑条约》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表明
A.中国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B.帝国主义转变了侵华策略
C.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狂潮D.中国坚决抵抗列强的侵略
7 .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2021-09-27更新 | 361次组卷 | 43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第一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外交照会,“中国现行的约定关税率,对于运往在前述‘势力范围’内一切口岸,除非是‘自由港’之所有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应适用”,并在港口税、铁路运费上彼此实行“国民待遇”式的“门户开放”。据此可知
A.照会与清政府并无直接关系B.照会维护了列强在华的利益
C.美国获取了侵华的优势地位D.美国政府旨在保护中国主权
9 . 晚清疆吏“骄蹇”,清流士大大以义理尊王而与疆吏相敌。结果却是“弹疆臣如撼山,参廷臣如拉朽”。这表明晚清
A.军阀割据局面出现B.清流势力受到遏制
C.朝廷内部党争严重D.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10 . 19世纪90年代的清王朝认为自己不再如1840年那般羸弱,连沙俄、法兰西都可以战胜,面对日本的挑衅更是不足为惧。所以当中日矛盾激化时,清朝上下出现群情主战的局面。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认知,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
A.国家体制近代化改革完成B.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C.洋务运动取得显著的成效D.得到西方国家支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