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19世纪末,丘逢甲在《往事》中写道:“往事何堪说?征衫血泪斑。龙归天外雨,鳌没海中山。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台湾成为“异域”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日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 . 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这首诗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6-11-27更新 | 23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台州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统练历史卷
3 .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这是近代爱国诗人邱逢甲的一首诗,它充分表达了作者
A.对清政府割台的强烈不满
B.对宰相擅权割地的谴责
C.对收回祖国河山充满信心
D.对人民反抗斗争的歌颂
4 . “流落天涯四月天,尊前相对泪涓涓。师亡黄海中原乱,约到马关故土捐”。与该诗有关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5-02-10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重庆一中高一上期第三次定时练习历史试卷
5 .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该诗反映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
C.《辛丑条约》的签订D.《马关条约》的签订
2015-03-1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四川成都七中实验校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6 . 对近代某位历史人物,著名作家高阳有诗评曰:“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少时有志匡华夏,老来失策亲虎狼。马关喋血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屈身背骂名。”其评论的是(  )
A.李鸿章B.曾国藩
C.张之洞D.袁世凯
7 . “银烛鏖(áo)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台湾)丘逢甲《往事》,诗人“夜夜梦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指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12-12-25更新 | 7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山东省冠县武训高中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8 . 台湾诗人丘逢甲的《春愁》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应指
A.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旅顺大屠杀
B.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甲午海战中国失败被迫签约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诗词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②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
③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④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诗①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被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又有哪些?
(2)诗词②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开创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3)导致③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的结果如何?
(4)诗词④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
2012-01-10更新 | 6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湖南省凤凰县华鑫中学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在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引用了台湾诗人丘逢甲的一首诗《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他“春愁”、“泪欲潸”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B.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
C.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2010-11-15更新 | 5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山东省沂南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质量检测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