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后,列强在我国强行投资设厂。甲午战后,《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这一规定使
A.日本控制了中国重工业B.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合法化
C.中国开始产生机器工业D.中国民间手工业完全破产
2 . 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中写道“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与该组诗歌密切相关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8年,仅光绪皇帝的婚礼就耗资500万两白银,从1888年开始,慈禧又花费巨款、甚至挪用海军经费大规模整修颐和园。与此同时,慈禧太后还下令进行“三海”工程。颐和园工程和“三海”工程耗资巨大,大大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从而给海军的建设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中国近代海军史》

材料二   甲午前夕英国的阿摩士庄厂……(将)世界最快、时速二十三海里的四千吨巡洋舰,奉献给这位中国“宰相”。英人知道李鸿章是内行,非买不可;鸿章也自知非买不可……举朝只有一个行家,余子碌碌,众口铄金,他就买不成了。结果这条船被日本买去,就变成后来日本的“吉野”号。

——《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   日本天皇为筹集资金购买“吉野”,甚至宣布自己从此到击败大清国,一日只吃一餐,皇太后捐出了自己的首饰,由于天皇的举动激起民众的民族自尊,使得民众踊跃捐献购买“吉野”,日本商人和民间发起了“‘吉野号’募捐会”,后来募集到的银两可以买三艘“吉野号”。半年后,日本政府把吉野开回了自己的港口。

——《大历史的小切面——中国近代史的另类观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如果慈禧太后不挪用海军军费,清政府能打赢甲午中日战争吗?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对比分析材料二、三,归纳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2020-11-1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结束了帝国主义列强‘殖民扩张的黄金时代”和‘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的时代”。”该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
A.阻止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步伐B.扶清灭洋顺应了时代发展需要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D.在世界反侵略史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020-09-22更新 | 430次组卷 | 93卷引用: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6 . 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各阶层不断斗争探索。争取民族独立自强、追求社会进步成为近代中国的潮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高一某班同学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材料二   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

材料三   下表节选自《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原文。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伸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炯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材料四   下表所列为两位历史学家对清朝与列强签订条约的看法。

徐中约费正清
英法联军之役后西方国家通过建立条约口岸和扩展商务,争夺贸易利益和经济特权,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从南、北而来的这两股推进势力,构成了一种钳形活动,掐住满清王朝。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西方和俄国是影响中国的两个主要根源。
——摘自《中国近代史》
到了1860年代初期,外国商人与外国势力因各种有利条件使中国的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密切,也随世界市场的荣枯兴衰而起伏。外国人因为有治外法权的保护,得以跻身这个帝国的统治阶层。若说这样的结果是把中国当殖民地来剥削,不如说外国人有幸参加了中国企图西化的过程。
——摘自《剑桥晚清史》

材料五 以下三幅图片分别是中英《南京条约》 、1945年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中英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签字仪式,香港回归。


 
(1)请判断材料一中的“救亡图存运动”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材料二所说“政治纲领”名称叫什么?从主观方面分析这一纲领没有真正实行过的原因。
(2)据材料三,从国际因素的角度分析两则原文的最大不同之处。
(3)据材料四,评价关于近代中国条约体系的观点。(任选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4)据材料五,提取三幅图中代表中国签字的政府对外政策的不同信息。据此说明哪一种场景对你震撼最大。
2019-11-0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7 . 下图为北京某历史时期的地图,该图可以佐证

A.北京成为通商口岸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允许在京开设工厂
D.北京使馆界的设置
8 . 1900年,慈禧发布要与八国联军“一决雌雄”的上谕,要求各省“北上勤王”,以张之洞、刘坤一为首的汉族东南大员先是“拒不奉诏”,随后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约定所辖区域内保证各自利益“两不相扰”。这一事件
A.加剧了中央集权崩溃和地方势力膨胀
B.地方自保避战是导致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C.缓和了汉族地主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D.地方实权派完全掌控国家外交事务
2019-05-25更新 | 697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林芝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2021-06-28更新 | 552次组卷 | 83卷引用:西藏拉萨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00年,天津义和团运动进入了高潮。当时“(天津)官勿论大小,民勿论男妇,大概信之者十之八不信者十之二”。人们便此“喜相告曰:扫平洋人,扶持中国,在此一举,今而后,海内肃清,升平有日”,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B.具有反帝爱国主义性质
C.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得到全国民众的广泛支持
2018-12-03更新 | 528次组卷 | 26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