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历,又称“阴历”、“农历”,是中华文明的一大象征。过去的东亚汉文化圈以农耕文明为主,传统的中历既表现月亮的阴晴圆缺,又反映太阳的四时变化,是非常适合东亚社会的,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一用就是两三千年。

中历过去在东亚的通用,还具有国际秩序的象征意义。“正朔,所以统天下之治也。”(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四十《同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也曾以颁赐历法来宣示对天下的控制。在朝贡-册封体制之下,通用或部分通用中国历法,是东亚传统国际秩序的象征。

使用统一的中历历法,曾经是东亚汉文化圈的传统标志之一。在漫长的岁月里,东亚人民依中历来生活、生产,大至国家大事,小至个人生日,无不以中历来记载。可以说,中历作为一种时间坐标系统,其影响已渗透到东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进入近代以后,东亚各国纷纷“脱亚入欧”(实是“脱中入西”),其标志之一,便是弃中历而改用西历。西历就是西洋历法,又称“阳历”、“公历”。西历是太阳历,只反映太阳变化,不反映月亮变化。从1873年日本率先改用西历,1896年朝鲜半岛开始使用西历,到1912年中国本土最终改用西历,短短四十年间,东亚各国完成了从中历到西历的转变,但在民间和民俗的层面上,中历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摘选自《新民晚报》2010.4.11 《中国岁时文化在东亚》


(1)根据材料,古代东亚各国为何大都采用中历?
(2)结合材料和所学,分别说明近代日本和朝鲜改用西历的原因。
(3)基于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国岁时文化在东亚的变化?
2 . 《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1500里长、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中巡逻。实际上英国海军中有位军官还拥有“长江海军少将”的头衔。该现象发生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B.“二十一条”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D.《马关条约》签订后
2021-01-16更新 | 556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第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晚清“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日本人翻译的西洋政法、史地记载,成为清末民初中国知识界认识西方的重要来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对清政府的控制加深B.中日两国之间的往来友好
C.日本距中国的地理位置近D.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4 . 1903年时人记载:“大前门侧立清国人凡数人,手执马棒……为保护洋人者,马棒,亦打清国人者也!”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B.洋人勾结清朝官员欺压百姓
C.清政府屈膝投降,卖国求荣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二下·上海浦东新·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什库天主教堂的樊国果记载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清朝大臣刚毅却说:“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他们对义和团的不同描述主要是由于
A.所见所闻不同B.社会阅历不同C.时代观念不同D.立场视角不同
2021-09-08更新 | 322次组卷 | 7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大附属东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法国媒体曾记载:“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我们奉命在城中为所欲为三天,爱杀就杀,爱拿就拿,实际抢了八天。”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撰文记述:“仅在河北任丘县一处,美国基督传教士梅子明以‘用人头抵人头’为口号,就杀害了中国无辜农民680人。”以上两段材料共同反映的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7 . 据《中国近代通史》记载,俄国政府虽然赞成列强向中国用兵,但不愿出头公开领导联军与清政府为敌。当时法国驻德大使明确告诉德国政府说,没有人会信任英国的领导。这一记载反映的侵华战争应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拳事杂记》记载“团匪起时,痛恨洋物,犯者必杀无赦”;联军入京后,则一变为“西人破帽只靴,垢衣穷裤,必表出之”。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民众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
B.学习西方成为社会的共识
C.清政府沦为列强治华工具
D.西装成为社会主流的服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庚子诗鉴》记载,拳民搜索教堂,“见蜡人不能辨,以为人腊”。“遇粤之荔枝干,又以为人眼,相与痛詈西人,暴其惨酷”。以上材料反映出 (  )
A.洋教势力对中国民众的毒害
B.东西文化碰撞中产生的误解
C.义和团拳民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D.义和团运动中的盲目排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2019-01-30更新 | 3315次组卷 | 13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