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晚清画报的政治立场,很大程度上靠漫画体现。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   



提取材料中的有关信息并对其进行简要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1-12-28更新 | 31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高中名校2022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2 . 沙逊集团与列强殖民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本书作者查阅了沙逊洋行档案,参阅了罗思所著《沙逊王朝》等国外著作,是对沙逊集团历史的调查研究专著。

1832年,沙逊家族迁往印度孟买定居,后加入英国籍,并在英属孟买设立沙逊洋行。1834年,英国政府正式废止了东印度公司的垄断特权,英国对华贸易快速增长。鸦片战争后,沙逊洋行在上海设立分行。沙逊集团1872年创办新沙逊洋行,其发展概况共分四个阶段:1872-1880年,特点是重点以英国为后盾,以孟买为据点向远东发展,主要业务是从英属印度输出鸦片(当时最大的鸦片贩子)棉纺织品和棉纱等。1880-1920年,重点除扩展亚洲地区原有业务外,在孟买开展了工业投资,在上海借助英在租界的特权进行房地产投资和抵押贷款业务;1920年以后,在上海大力发展房地产并广泛投资于工业、金融,成为上海首富;1935年中国出现银元币制危机,沙逊集团抛出“救济上海金融之计划”,企图把中国货币体制纳入英镑集团范围,遭到中国人的反对而搁置。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国内政局动荡和日本的对华军事侵略,沙逊集团通过汇出利润和两次撤退,将其从中国聚敛的财富大部分输出国外,在华总共赚取利润大约3亿两左右。

——摘编自张仲礼、陈增年《沙逊集团在旧中国》


采用合理的时间尺度,分阶段说明《沙逊集团在旧中国》对于研究列强殖民史的史料价值。(要求:阶段划分合理,说明准确,逻辑清晰)
2021-11-12更新 | 22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承担

材料在西方列强侵华的过程中,虽然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但许 多爱国军民仍然在祖国的陆疆和海疆勇敢地承担起了抗敌、御辱、图强的历史责任。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反侵略的史实,以“责任担当”为主题写一则历史小短文 (要求:主题鲜明,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4 . 1902年,梁启超在《国之旧史》中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阅读材料。

历史的记忆

相关人物记载出处
林则徐1839年,林则徐使粤前夕:“死生命也,成败天也,荀利社稷,不敢竭股肱以为门墙辱”《林文忠公传》
1840年“八月后,启明星不……以英类作乱,水师提督关天培、湖南提督祥福阵亡为应脸之证”《英夷入粤纪略》
18408月,林则徐被革职伙差大臣后,“柳知夷性无厌,得一步又进一步!若便威不能克,……造地船,则制夷亦……有种国家,虽顶理捐度,不敢自惜”《密陈办理禁烟抗英不能歌手片》
18409月,道元帝下旨将林则徐革职:“交部严加议处,来京听候部议”……林则徐赴成途中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传》
孙中山1900年惠州起叉术成功,孙中山曾回顾说,在广州起义失败时,人们还视其为“乱臣贼子”,而到惠州起义失败后,“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表明“国人之迷梦已有渐醒之兆"《孙中山全集》
义和团民时为怀来知县的吴永说:“庚子之役,于吾国创已巨矣,痛已深矣”“然拳匪虽陋,尚知惯外侮之侵迫,同心以卫国家。.特苦其智不足耳。缕指二十年来之事变,吾未尝不叹此辈之.影响,犹为术可厚非也"《庚于西狞丛谈序》
一位御史在奏折中所说:“方今天下强部虎视,中土已成积弱之形,人心愤激久矣。每言及中东一役,愚父老莫不怆然泣下,是以拳民倡议,先得人和,争为投钱输粟。倡始山东,盛于直求,现传及各省。所至之处,人多赢粮景从。父老莫可拴束,妻子不阻挽,独悻悻以杀敌致果为心”《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梁启超观点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09-14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中国失去了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失去了独立与平等地位。但同时,中国的近代史也是一部社会转型的历史。在中国人遭受殖民侵略的同时,更为先进的工业文明也不断传入,在寻求解放的进程中,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的转型。殖民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双面性的,如何正确看待它,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中国的近代化”为主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自拟论点加以阐述。(要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6 . 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斗争

注《抗建通俗画刊》是抗战时期重庆出版的刊物


恩格斯说:没有哪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观察如图,参考近代中日战争史实,试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对恩格斯的观点予以说明。(要求:紧扣论题,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1-05-20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变数具体内容
文化扩张这是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做为初生事物,可以对旁边其他文化造成影响。两个不同的文化接触时,相互的交流也造成彼此质的改变。
文化抵拒这是外来文化进入另一种文化,就等于一种病原体或是一种生物体进入另一种生物体之内,必定会产生抗拒或排斥的现象。这种现象,往往成为一种动力。这种力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大致上是差异越大,抵拒性就越强,但所造成的适应,也往往最具有创造性。
文化的同质与异质这是指文化内部是否具有差异性,在具有区域性、阶级性、时代性等差异的异质文化中,较能产生多彩多姿的活力激荡。它比缺乏这种差异性的同质文化,会有更强大的活力。

——摘编自许倬云《历史的分光镜》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事件或条约内容或影响
1842《南京条约》“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转变。
1895《马关条约》中国面临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
1911《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1919巴黎和会“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
19286改订新约运动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收入,但不彻底。
19431中英、中美签订新约将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之行动与管理权交与中国政府,关于上述租界给予英美政府之权利应予终止。
19499《共同纲领》对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摘编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04-21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世纪之交风云变幻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外历史大事件

阶段中国世界
1895—1914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清末新政、辛亥革命、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1914—1918袁世凯复辟帝制、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美日加紧对华扩张争夺、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1918—1921五四运动的爆发、
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中国共产党成立
旧殖民体系的瓦解、
巴黎和会分赃、
欧洲列强重新侵略中国

从上表中任选3个以上(含3个)相关信息,自拟一个主题,运用这些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主题予以阐释。(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上)》目录(部分)

……
第三章   近代的开端:鸦片战争
第四章   条约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第五章   中华宗藩体系的控败与转型
第六章   太平天国的兴起与败亡
第七章   洋务运动与早期现代化
第八章   派系分合与晚清政局
第九章 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
第十章   义和团运动与二十世纪中国
第十一章 十年新政与清朝覆灭
第十二章 立宪运动与民间宪政诉求
第十三章 专制面临的挑战:新致的制度因境和伦理转提
……
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概括上述目录中所反映的某一条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特征并予以解读。(要求: 概括特征要鲜明,解读要全面且合理,)
2021-01-29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1届高三1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