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A.反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说明列强侵华策略的转变
C.说明中国被列强瓜分完毕D.严重削弱了列强在华势力
2023-03-02更新 | 406次组卷 | 48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临猗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2 . 义和团运动时期,御史赵炳麟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今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一旦思逞,歼其公时,败其战兵,势得而气锐自道(光)、咸(丰)数十年来,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C.较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D.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
2021-10-03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垣曲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2021-09-27更新 | 361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运城夏县中学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1
4 . 历史事件纷繁复杂,学习时要及时梳理。如图所示知识结构的主题是
主题:?(1840~1901年)
A.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B.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C.中国近代化步履艰难D.中国人民的探索抗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义和团运动期间,各处流传着这样的话:“今……教传义和团神会,特借人力,扶保中华,逐去外洋,扫除别邦鬼象之流。”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列强的利益B.中国革命任务具有双重性
C.中外民族矛盾开始占主导地位D.义和团对社会形势认识不清
2020-12-3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个庚子年,一段屈辱史。1840年和1900年,这两个庚子年间的六十年,是一段不堪 回首的历史。六十年中,列强相继发动了四次以上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清政府一败再败,前一次创伤未愈,后一回屠戮旋踵。坚船利炮的打击和胁迫,让这个政府一次次以灵魂为代价,以求得肉体的苟安。它们,用血泪写成,用屈辱风干。它们,拧成了一道道绳索,套在了中华民族的脖颈上,愈挣扎,便勒得愈紧。

——摘编自赵彦《晚清那些年:一个民族的创伤记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庚子年”间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大规模侵略战争及不平等条约(至少三个),并说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7 . 下面是甲午战争前夕北洋舰队和日本海军力量对比图。该图可以说明
A.清政府的海防意识相对淡薄B.甲午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C.日本海军综合实力强于中国D.清政府对日本采取鄙视态度
2020-11-22更新 | 21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稷山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近代列强发动的某次战争使清政府付出庞大的赔款,并丧失多项国家主权。华北大乱之际,东南各省督抚自行宣布中立,从此中央政府权威低落,汉族权臣抬头。这一战争
A.导致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使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
C.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基本形成
D.促使民主共和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9 . 1901年2月21日,清政府接受了列强要求处死的十二名官员名单,即载漪、载澜、载勋、英年、赵舒翘、毓贤、启秀、徐承爆、徐桐、刚毅、李秉衡、董福祥。到4月,列强要求严惩的地方官员,共达142人多。这反映出
A.清政府的半殖民化程度加深B.列强完全左右了清政府
C.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开始转变D.义和团运动被联合镇压
10 .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020-09-22更新 | 430次组卷 | 9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