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图是钱病鹤所作漫画《国人皆曰可杀》(1917)。该漫画可折射出当时
A.民众思想的进步B.辛亥革命成果丧失
C.反侵略的一致性D.对俄国革命的效仿
2022-05-08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面是一百多年前西方人用漫画描绘的清政府。据此可知,那时西方人眼中的清政府(     
A.昏庸且不谙熟近代的外交原则B.面临着重重危机而不自知
C.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地方势力与中央分庭抗礼
3 . 下图为1912年6月创作的《过渡时代之新民国》漫画。该漫画的主旨是

附注:画面近处,两只船在风浪中航行,驶向“完全共和"的彼岸。桅杆上都挂着“新民国”帆。它们受到“外患”冲击。拿近彼岸的船装载“内政”,满帆前行,帆上写“须不分畛域,化除意见;协力同心,各尽其天职,以期同帆共济"。另一只船上的两位掌舵者正闹“意见”,船上其他人正焦急地看着他俩。整个帆船就要被“外惠”的恶浪吞没。画面上方,作者题宇:“事急也,国危奐,一般闹意气者听之,一般争党见者看看。”

A.展示民国初复杂的经济形势B.揭示民主实践之不足
C.表达对民国初年政治形势的忧虑D.号召国民支持新政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图所示内容是何剑士 20世纪初的作品《遍地药线》。漫画中间地平线上拿着锄头的是清朝统治者。漫画下方文字是 “遍地药线,触机即发,铲地皮的,同一险杀”,左上方文字是“日以摧锄民气为事者请鉴”。图中现象体现了(  )
A.辛亥革命的起因B.清朝统治的腐朽
C.中国百姓的苦难D.革命形势的高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漫画意在说明
A.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B.共和政体的建立
C.民族独立任务的完成D.社会风俗的变化
6 . 1916年《新闻报》刊发了一则漫画《愿人人以此自绳》(如下)。漫画中,一群人被一大根绳索约束在一起,而绳索勾勒出“约”字样,用以指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各阶层认可《临时约法》B.军阀纷争受到法律约束
C.民众渴望维护民主政治D.民国初年法律体系完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辛亥革命时期,出现了一幅名为《望风而起》的漫画(如图),“民權(权)”的旗帜插遍了各个山头。这一漫画内容影射出当时(     
A.三民主义的广泛影响B.民主追求具有盲目性
C.民权主义的彻底实现D.民主实践的不平衡性
8 . 下图名为《专制椅》的漫画刊登于1912年8月出版的《真相画报》。该漫画表明
A.袁世凯复辟缺少相应社会基础B.浪漫主义推动了民国文艺创作
C.北洋军阀专制混战引起了不满D.当权者若再行专制将面临危险
9 . 1911年12月24日,正当南北和谈一度陷入僵局之时,《神州日报》发表了一幅《倒行逆施》的漫画。漫画的左下角,一人持枪发射,其衣服袖口处绘有铁血十八旗,寓指革命者;枪口喷发的火焰,却被倒立的猿猴用后腿所执的水壶中的水浇灭。此画反映出
A.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合流B.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C.中国民主政治道路的艰难D.民主取代专制成为历史潮流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11-1912年,漫画家对时事问题及时报道和评述,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普及宣传和启蒙教育的社会职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漫画宣传的史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漫画宣传的史事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你如何看待时政漫画的史料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