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12年2月,《申报》刊载了一首《嘲旧神诗》:“汉宫不想汉衣裳,寂寞停梭债未偿。纵使巧机多织出,无如下界已西装。”诗中描述的现象反映了
A.政治革命推动习俗变化B.西装物美价廉适合国情
C.报刊舆论左右服饰变化D.传统服饰退出历史舞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乙卯残腊(1915年的阴历年底),由横滨搭法轮赴春申,在太平洋舟中作。

浩渺水东流,客心空太息。

神州悲板荡,丧乱安所极?

八表正同昏,一夫终窃国。

黯黯五彩旗,自兹少颜色。

逆贼稽征讨,机势今已熟。

义声起云南,鼓鼙动河北。

——摘自李大钊《诗六首》

材料二   他晚年受幕僚蒙蔽和怂恿,自以为复辟帝制可以加强中国的统一,避免日本攫取中国主权,最后却众叛亲离,只得宣布退位,再造共和,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自己写了一挽联:“为日本去一大敌,看中国再造共和!”对这个为令人费解的遗嘱,有人理解为“共和误中国.中国误共和。”

——摘编自向曾辉《最后的声音——民国名人的遗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李李大钊叹息的原因。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共和误中国,中国误共和”?
2021-08-2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第七次双基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