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组一: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下列是“火烧赵家楼”事件亲历者的有关材料:

①匡互生把曹宅窗户打开,我在下面托了他一把,他就从小窗口爬进曹宅……放火烧了赵家楼

——周子同《火烧赵家楼》

②匡见曹家朱门紧闭,警卫守门,便攀上大门旁的小窗,击碎玻璃,掰开铁栏,挤进院内。匡在曹院内寻找曹汝霖,未见人影,即从卧室取出被褥等物,举火焚烧,火焰冲天而起

——熊梦飞《忆亡友匡互生》

③当走到曹宅前面的时候,那些预备牺牲的几个热烈同学,却趁着大家狂呼着的时候,早已猛力跳上围墙上的窗洞,把铁窗冲毁,进入曹汝霖的住宅里去……因为他们到处搜不出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只得烧了他们借以从容商量作恶的巢穴,以泄一时的愤怒

——匡互生《五四运动纪实》

材料 组二:家国情怀,是学习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阅读下列五四运动大事记:

5月4日北京学生3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口号,举行示威游行。北京政府派军警镇压,捕去学生32人。

5月7日天津、济南等城市群众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北京政府释放全部被捕学生。

5月25日北京政府严令制止散发传单、集众游行、演讲。

6月3日北京学生在街头讲演,被捕170余人;4日,又被捕700余人。

6月4日上海、天津学生联合会分别急电全国,援救北京被捕学生。

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6月10日天津工人酝酿大罢工。徐世昌被迫下令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3人辞职。

6月28日在海内外各界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摘编自“五四运动纪念馆”之“五四运动前后大事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组一,你认为“火烧赵家楼”事件中放火的是匡互生吗?从史料可信度的角度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组二,概括五四运动所取得的斗争成果,并指出取得成果的具体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主要作用,并指出“五四”精神的内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为近代中国工人罢工(部分)的状况,
时间地点企业原因
1868上海耶松船厂反对工头克扣工资
1883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反对延长劳动时间
1912汉口俄商砖茶厂反对俄国策划外蒙“独立”
1915上海、长沙码头、日资企业对日本与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1916天津(北京等地工人支援)法资企业(各业工人组织“工团”领导斗争)反对法国强占天津老西开,扩大租界

下列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中华民族的民族民主意识不断觉醒
B.列强侵略不断加剧
C.工人阶级逐渐成熟
D.马列主义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发展
3 . 1924~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 运动震惊了中国大地,也给当时的北洋军阀以沉重打击,但最后的结果仍是走向失败。某个学生对这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找到了以下几个重要因素,其中属于主观原因的是(       )
A.列强寻找新的代理人B.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C.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D.中国共产党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4 .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民国时期的外交官员,几乎都被愤怒的青年学生殴打过。1919年,外交总长曹汝霖家被烧,驻日公使章宗祥被打;1921年总长郭泰祺处理中日纠纷,被北京学生殴打;1928年外交部长王正廷处理济南惨案,家被毁,1931年处理“九一八”事件被学生打得头破血流,随同人员蔡元培、顾维钧都一起被殴。
材料二        “在这排日声中,我敢坚决的向中国青年进个忠告,就是日本人是很有值得我们效法之处的……我们应该看现代兴国史,现代的新国的历史。”
——鲁迅《“日本研究”之外》
材料三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外交上却不能接受这条成语的,因为国家是不能任其破碎的。在外交上也不可能指望百分百的成功,如果你要达到百分百的成功,而对方也这样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外交,因为这样就无法达成协议……自五四以来,“人民外交”的口号已成为非常时髦的口号,群众组织起来大游行或组成代表团对中国的外交施加压力,常常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顾维钧回忆录》
请回答:
(1)结合当时的历史从人民群众、列强、外交官员等角度分析造成材料一中外交官员普遍被打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鲁迅对外交官员被打的态度,同时他认为国人应该做的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二地评价材料三的观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2016-12-12更新 | 846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乐陵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