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中共“一大”部分代表基本情况:

姓名出生年份籍贯备注
何叔衡1876湖南秀才,新民学会会员
董必武1886湖北秀才,曾加入中国同盟会,曾留学日本
李达1890湖南曾留学日本,《共产党》月刊主编
李汉俊1890湖北曾留学日本
毛泽东1893湖南师范毕业,新民学会组织者,《湘江评论》主编
包惠僧1894湖北记者,北京大学肆业,陈独秀指定代表
陈潭秋1896湖北师范毕业,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发起者之一
王尽美1898山东师范毕业,在济南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邓恩铭1901贵州中学生,在济南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刘仁静1902湖北北京大学学生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编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对上述表格加以解释。(要求:可从背景、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

2 . 材料:



回眸已经过去的20世纪,人类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如果亲历那个时代,你会热血沸腾,豪情满怀。以上六幅图片为我们留下了那个时代六个精彩的时刻。请你任选其中一幅图片,解读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以20世纪一名新闻记者的身份走进历史,还原历史上的那一精彩时刻,为当时的报纸写一篇新闻稿。要求:(1)内容丰富,包含主要历史事件的背景、时间、人物、过程、意义。(2)应该有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评价。(3)应具有新闻稿的一般格式,字数不少于300字。
2020-01-1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目录及课文内容摘编,阅读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章节标题课时标题正文子目

第五专题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回应
第17课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第七专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⑤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1)阅读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备选项中选出合适的子目序号,填入材料一中①②③④⑥处。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C.两次鸦片战争 D.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E.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请结合所学知识,编写⑤子目下的课文内容。(编写要求:注意包含历史叙述的基本要素,如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影响等等。逻辑通顺,史实正确,内容完整,字数200字左右)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历史中的因果关系,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说道:历史研究是一种因果关系的研究。伟大的历史学家——或许我应该更广泛地说,伟大的思想家一是能对新事物或在新背景下提出“为什么”这个问题的人。“历史是要把过去的事件整顿为有先后次序的因果关系



请结合材料所述观点和所学知识,运用图中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主题,并对该主题展开阐述。(注:需运用以上全部历史事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史学界存在不同观点。

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的各种观点简表



(1)说明上述观点的异同。结合所学,试简要分析对同一历史问题存在不同解释的原因。
(2)从材料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2020-01-21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孙中山有关辛亥革命失败原因、教训言论分类统计表

1914—1915年1920—1925年
革命党内部的分裂、涣散、组织不纯,未建成一个真正的革命党,及“革命军兴,革命党消”的破坏作用912
未实行三民主义革命方略,与封建势力妥协没有真正的革命目标和理论37
国民觉悟低;未依靠、宣传、发动民众只依靠少数人的军事斗争119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未认识到反对封建军阀必须反对帝国主义16
封建军阀的窃夺、背叛212
未建立三民主义的革命军队6
其他具体原因:个人的软弱、失误,未及时北伐,未行地方自治,约法有缺陷,等等36

——摘编自李侃等《孙中山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和教训的认识过程》


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认识过程,请说明两个阶段的不同,并分析后期变化的原因。

7 . 1918年11月底,一战结束,巴黎和会即将召开,怀着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困惑,梁启超在蒋百里等人陪同下前往欧洲考察,后写下《欧游心影录》一书,记录了他在欧洲所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了罗针的海船,遇着风,遇着雾,不知前生是…俄国过激派政府,居然成立…从前多数人嘲笑的空理想,却已结结实实成为一种制度。将来历史价值,最少也不在法国大革命之下。影响自然是厘於别国。

材料二第二件也因为正在做正义人道的外交梦。以为这次和会,真是要把全世界不合理的国际关系根本改造,立个永久和平的基础。想拿私人资格将我们的冤苦,向世界舆论伸诉伸诉。也算尽一二分国民责任。如今外交是完全失望了。

材料三中国人最喜欢换招牌。抄几条宪法,算立宪。改一个年号,便算共和。至于政治社会的内容,连骨带肉,都是前清那个旧躯壳。

请回替:(1)据材料一指出“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的原因。

(2)材料二中“如今外交是完全失望了”指什么?这次“外交失望”直接引发了什么运动?有何重大影响?

(3)如何看待材料三中的观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状作出评述。(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80字左右)

2017-08-1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