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共政权的对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通过总结经验,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井冈山道路。但其“特”之形成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尤其要打破党内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杰出人士长期以来推演出的对俄国革命范式的盲目尊崇。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等率领工农革命军向罗霄山脉进军,到达三湾村后,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做了大量社会调查,形成了《兴国调查》等著名长篇调查报告针对当时红军中的旧部队习气严重问题,对部分地区的党组织进行了重组。共产党人坚持人民立场,颁布了许多有益于老百姓的法令,实施了许多有益于老百姓的举措。在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光辉篇章,运用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探索并成功实践了井冈山道路。

——摘编自孙伟《井冈山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联系》

材料二   1980年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1984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应该紧紧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观点,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重视群众切身利益,及时总结群众创造出来的实践经验。”据统计,从党的十八大闭幕到2017109日间,习近平到基层考察调研50次,累计151天,纵横跨越中国版图。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8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摘编自王东京《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与建设道路与“俄国人的道路”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党内对俄国革命范式的盲目尊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与建设道路的同一性。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变化趋势。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土地革命发生之时苏区阶级构成情况大致为: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含手工工人、游民、雇农)分别占农村人口总数的10%、17%与74%,呈现“金字塔形”。在革命过程中,苏区阶级结构最终变成“一字形”。这一变化(     
A.是左倾错误所导致的B.导致土地制度的根本转变
C.具有鲜明的阶级色彩D.是由苏区政治结构决定的
2022-11-27更新 | 217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项政策的实施,对于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革命战争的推进,起了决定性作用。但在日本侵略者步步进逼、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形势下,为了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开始了党的土地政策的重大转变。

-摘编自柳礼泉《抗战时期党的土地政策研究》

材料二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普遍深入展开斗争恶霸地主和没收、分配地主的土地。至1948年底,大约有1.5亿人口地区完成土改任务,使得1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这一胜利,大大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鼓舞了解放军指导员的士气。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共土地政策从土地革命时期到抗战时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的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东北形势的新变化,19467月,中共中央东北局明确提出要加强东北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工作。大批干部深入农村,建立农会开展清匪反霸和土改斗争。194611月到19476月,针对政权建设中的“夹生”问题,各地党委派出工作队发动群众,清除乡村干部中的投机分子,真正掌握了村屯政权。在此基础上,东北解放区通过组织互助合作、奖励垦荒等方式开展农业大生产运动,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19487月东北解放区确定了以支援战争、发展生产为政权工作的中心任务,决定在19493月以前完成县、区、村三级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并选举三级政府委员会。村级选举的步骤包括对村民进行民主教育和村选教育、组织选举委员会和公民审查委员会、对选民进行公民权审查、召开代表会议选举正副主席和政府委员等。通过民主选举,贫雇农中真正为群众热心办事的人纷纷当选为村人民代表和村干部。

——据田艳萍《试论东北解放区的政权建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北解放区基层政权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北解放区基层政权建设的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采取了一系列不同于“左”倾路线的正确土地政策,有效地激发了农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在抗战时期,毛泽东为党制定了符合全民族当时最高利益的减租减息政策,同样保证了广大农民参加革命斗争的积极性。这说明了(       
A.农民问题决定了革命的成败B.毛泽东思想指导了政策调整
C.革命实际促成革命方针变化D.党的农村政策已经日益成熟
6 . 1928和1929年,国民党军队的叛兵基本成为红军补充新兵的一个重要来源,但1930年后红军兵源发生很大变化。如1934年春第一方面军的兵员构成中,国民党逃兵和叛兵的比例不超过4%。以上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左”倾错误导致反“围剿”失利B.中国共产党重视人民军队阶级成分
C.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推动D.国民党军队严惩叛逃的现象
2021-10-27更新 | 1056次组卷 | 22卷引用: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2022-2023学年纲要上课时练习+单元测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