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8 道试题
1 . 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曾经创作了一系列反映中国革命进程与建设成就的诗词、根据他创作的诗词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沾名学霸王”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A.②④①③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7年底,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书面报告中鲜明地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报告原文中关于“转折点”论述不可能出现的是(     
A.蒋介石实行币制改革,金圆券贬值比法币还快
B.国民党区域的人心动向变了,蒋介石逐渐失掉人心
C.蒋介石已经转入防御,我们转入进攻
D.蒋介石情况今年很严重了,而我们搞了土地改革
2024-04-15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某战争形势图。此战役(     

A.共产党展开反攻B.为渡江战役奠定基础
C.推翻国民党统治D.打破日军“速胜”论
2024-04-09更新 | 409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后勤保障依靠了无数民工。孟良固战役中,一线常备民工将近8万人,二线民工15万人,后方临时民工50万人,远远超过参战部队人数。淮海战役动员民工总数更超过100万人。这说明(     
A.人民的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B.孟良崮战役摧毁了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
C.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形成D.三大战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可以通过时间轴去认识,以下事件与时间轴所示时间相匹配的是(     

A.全面内战爆发B.重庆谈判C.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
6 . 下图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次战役形势图。该战役(     
A.是国共两党的战略决战B.表明主战场发生明显变化
C.结束了国民政府的统治D.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边是华君武题为“上帝救我”的漫画。漫画描绘了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以徐州为中心点,将敌人包围在“一点两线”(两线:陇海线、津浦线),从而切断了徐州与南京的联系中枢,蒋介石只有祈祷上帝去救他的情形。漫画描述的战役是(     

A.徐州会战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915日,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该博物馆以“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为主题,基本陈列包括“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其中“文明起源”涵盖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肇始文明曙光的进程,“宅兹中国”主要涵盖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大国一统”讲述自秦统一全国后的历史,“和融万方”聚焦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民族觉醒”则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救亡图存历史。从远古发现到仰韶文化,从二里头遗址到《湘江评论》,中国考古博物馆以立体方式,讲述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发展壮大的历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近代,中国考古博物馆以全景方式,呈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从文明起源到民族复兴,中国考古博物馆以宏大叙事方式,展现中华民族矢志不渝、接续奋斗的历程。

任意选取中国考古博物馆的某一陈列专题,结合史实谈谈这一专题的观后感。(要求:明确所选取的陈列专题,须有史实依据,解释合理,逻辑清晰)
2023-11-22更新 | 174次组卷 | 8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学术联盟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从延安飞抵重庆。柳亚子写诗称赞毛泽东是“弥天大勇”。也有民主人士评论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我们再能做到和平、民主与团结,这岂不是国家喜上加喜的大喜事”!据此可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
A.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力
B.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C.顺应国内要求和平民主的呼声
D.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土地法规中主要阶级划分词语出现频率统计。

注: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b.《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c.《中国土地法大纲》。

——兰夕雨《中国共产党阶级划分词语之变迁》

请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三个时期“地主”一词出现频率的特点做出合理解释。
2023-10-10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