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下表为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表。据此可推知
表1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表       单位:银两
年度英国输华总值中国输英总值中国对英国贸易盈余情况
1765-176911929152190619997704
1795-179953730155719972346957
1830-1833733502399502862615263
A.中国生产方式远优于英国B.英国工业革命成效不明显
C.中国推行积极的贸易政策D.中国传统商品仍有竞争力
2 . 在《南京条约》的谈判中,出于策略需要,英国并未将领事裁判权列入必须要实现的目标。但是清朝官员却主动出让这一权利,目的是想尽快摆脱涉外纠纷的麻烦。这表明清政府
A.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迷梦B.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C.对外奉行妥协投降政策D.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
3 . 1843年3月,英国人把第一批从中国勒索到的赔款运到了伦敦。有学者指出:“惯于吹嘘自己道德高尚的约翰牛,却宁愿用海盗式的借口经常向中国勒索军事赔款,来弥补自己的贸易逆差。”该论断
A.分析了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B.揭示了鸦片战争的非正义性
C.认识到战争本质是贸易纠纷D.反映了中英社会性质的差异
4 . 对于近代某次战争,有学者如是描述:是他们(西方)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对亚洲来说,战争改变了原有的格局。这说明此次战争
A.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B.直接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到来
C.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D.导致中国亚洲大国地位被日本取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如图清朝(部分时期)平均每石米价变化示意图(单位:两),据此判断,18世纪30年代后米价加速上扬的主要原因应是
A.高产农作物的推广种植B.生产力提高促进社会的进步
C.列强侵略引发物价上涨D.人口增长与外贸的持续出超
2021-04-07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
2021-01-08更新 | 426次组卷 | 80卷引用:2014届吉林省松原市油田高中高三10月调研历史试卷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   近代中国著名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材料三   “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爆裂的行动”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请回答:
(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句话的含义。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蒋廷黻的观点。
(3)以近代前期中国为例,分析属于材料三所定义的“革命”有哪些?选择其中一场革命谈谈它所产生的影响。
2020-12-0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省油田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个庚子年,一段屈辱史。1840年和1900年,这两个庚子年间的六十年,是一段不堪 回首的历史。六十年中,列强相继发动了四次以上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清政府一败再败,前一次创伤未愈,后一回屠戮旋踵。坚船利炮的打击和胁迫,让这个政府一次次以灵魂为代价,以求得肉体的苟安。它们,用血泪写成,用屈辱风干。它们,拧成了一道道绳索,套在了中华民族的脖颈上,愈挣扎,便勒得愈紧。

——摘编自赵彦《晚清那些年:一个民族的创伤记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庚子年”间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大规模侵略战争及不平等条约(至少三个),并说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9 . 1840年,在英国议会辩论中,有议员说道:“为了正义和英国的荣誉,为了英国商人的利益……英国有责任来惩罚中国的愚蠢,并教训中国的统治者们懂得遵守国际惯例。”据此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希望打开中国市场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C.制定国际贸易规则D.落实重商主义政策
10 .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采取两大军事行动:即攻占定海和封锁沿海,但东南沿海各地送京的战报中,对于前者各地官员都有反映,而对后者各地的奏折基本上未提到,英军不久也撤销封锁。这主要是因为
A.地方官员愚昧无知B.中国的经济形态与英不同
C.英军封锁自断补给D.封锁沿海对战局毫无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