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当《南京条约》签订时,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B.维护自然经济状况
C.维护国家独立自主D.学习西方技术
2021-06-19更新 | 205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界石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天朝的崩溃》一书指出:“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林(则徐)的方法是否过激,而在于其方法是否有效……只要英国商人在鸦片贸易中遭受损失,英国政府就必然会作出强烈反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林则徐禁烟行为过激,负有全部战争责任
B.英国政府维护本国资产阶级利益
C.英国侵华是偶然的
D.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没有任何责任
3 .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此材料体现了列强拥有的特权是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
C.通商口岸租赁土地、建造房屋D.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政府最初的改变在外交方面。1843~1844年,清政府相继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与外国商人进行交往。为了应付这种新局面,在列强的要求下,清廷在礼部、理藩院之外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办理对外交涉,即管理五口通商事务的“五口通商大臣”。其名义上是处理“通商事务”,但实际上是办理外交事务。这是近代外交的一个起点。

——《中华文明的历史拐点》

材料二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对外政策上尝试以日本为外交中心谋求与日本建立一种稳定的合作关系;1928年日本制造济南事件后,国民政府奉行联美制日政策,借助英美制衡日本在中国的扩张;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在事变初期实行不抵抗政策。……1935年后,日本提出旨在全面控制中国的“广田三原则”,并积极策动华北事变。在这种形势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趋向强硬,抗日的外交政策初步形成。

——臧永祥《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探析》


(1)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交往的变化,并对此变化做出简要评价。
(2)据材料二,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对日外交政策的改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材料,谈谈影响外交的因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打破束缚,更新观念》的文章认为:“西方的大炮是一身兼二任,它一方面是在野蛮地侵略中国,另一方面又强迫中国这个老大帝国走出封闭,走出中世纪,走向近代化。”

——《学术研究》1994年第4期


提取材料中的某一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对此观点进行论证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9-05-2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中国茶叶输英总值在1781~1790年间是9626万元,英国毛织品等货物输华总值在1781~1793年间是1687万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1/6。因此,英国必须以大量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
A.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
B.操控三角贸易,发展制造工业
C.协定中国关税,控制中国海关
D.推行鸦片贸易,改变贸易格局
7 .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C.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2017-09-08更新 | 713次组卷 | 65卷引用:2017届甘肃省庄浪县第四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40年12月11日,迫于形势,负责在广东交涉的琦善在致英国代表义律的照会中同意,此后英国给中方的信函不再使用“谕”“禀”文体。这表明
A.中国主权的丧失
B.天朝体制逐步崩溃
C.中西方地位平等
D.西方凌驾于清政府之上
2017-06-04更新 | 273次组卷 | 23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