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往,很多学者把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今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 并以此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原则。
材料二

材料三在近代前期,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此后的三十年,中国的近代化不断深化,收回了一些国家权益, 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呈现一种曲折、缓慢发展的态势。总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近代化的目标未能真正实现。

-—孙占元《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综述》


(1)依据材料一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2)观察材料二所给图示,指出本时段(1850—1929),我国民族企业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化三个阶段对应的历史事件,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及外部环境四方面分析此后三十年中国近代化目标未能实现的原因。
2017-10-2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库尔勒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面是华中师范大学马敏教授绘制的中国近代社会过渡型结构图示。下列对于图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它反映了近代社会呈现出非稳定性的特点
B.它显示出近代社会是一个多因素的矛盾运动过程
C.它启示我们从传统因素、外来因素、内生新因素三个层面思考近代社会问题
D.它否定了近代社会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2017-08-0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下学期3月份月考历史试卷
3 . 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帝国主义列强对华侵略步步加深B.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屡遭失败
C.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4 . 如图为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变化(单位:%)示意图。这可用来说明,近代中国(     
A.民族工业发展环境优越B.关税自主权遭到了破坏
C.结束了自给自足的状态D.与世界市场开始了联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1843-1858年中国主要进口商品的税率情况示意图。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A.民族工业抵挡不住外国商品冲击B.小农经济在外力作用下迅速瓦解
C.海关保护本国经济的能力削弱D.对外来商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6 . 自古至今,东西方的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多次变化,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

材料二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络已经形成,中国处于世界贸易网络的中心,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但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佛兰克《白银资本》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份额示意图


——王斯德《世界通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1854—1856年英国对外贸易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条约》中哪些条款体现了英国自由贸易的目的。

材料四 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马世力《世界史纲》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能主导世界市场的政治、经济原因。
2020-05-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7 . 自古至今,东西方的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多次变化,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络已经形成,中国处于世界贸易网络的中心,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但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佛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三   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份额示意图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四   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马世力《世界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1854—1856年英国对外贸易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条约》中哪些条款体现了英国自由贸易的目的。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能主导世界市场的政治、经济原因。
2020-06-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8 . 西方人眼中的租界:
以下是一位法国学者和一位美国记者对上海租界的记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人傅立德在《上海法租界史》“告读者”部分写道:“尽管这部著作是如此不完善,但至少有一点好处,使读者知道我们国家在这一小块土地上的惊人努力。当第一个法国人来这里居住时,它还是一个布满了沼泽地的荒僻的地方。创建初期的寒伧的‘法国区’(法租界)今天已经成为这个巨大的上海地区中心的一个繁华市区,它有自己的独立生活……完成这样的业绩花了多少时间呢?还不到80年。我们有权利引以自豪。”

材料二:1886年的上海租界见闻:

租界之内,三国享有独立的行政权力。美国和英国的租界联合起来,成立了类似于市政府的工部局,还有由纳税人选举产生的议会。……迄今为止,这种管理方式运转顺利。世界上很少有城市的市政管理像上海这样运转良好。

……这里有很好的下水道,有清洁的供水系统和完善的照明系统,个人财产也受到了良好的保护……,居民们可以在路况极好的街道上舒适地行走。在我们自己的城市中,又有多少可以吹嘘做到了这些呢?我想没有。

——材料选自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


(1)上海的租界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请完成下列示意图。

(2)依据材料,说说两位西方人对上海租界有着怎样的共同态度?
(3)对于了解或研究19世纪后期的上海租界,你如何看待材料二中这位美国人的见闻?
9 . 下图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通商口岸开辟的变化,反映出这一阶段
A.列强侵略集中于南方
B.被动开放走向主动开埠
C.列强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D.中国融入世界步伐加快
2018-09-04更新 | 159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定远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4月月考试题
10 . 时空意识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素养。下列两幅图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下列从通商口岸变迁中提取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①该变迁发生于两次鸦片战争时期
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③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
④中国贸易主权一步步遭到了严重破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