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如何应对英军入侵?当时清朝内部实际存在两种态度:一种以军机大臣穆彰阿与琦善为代表,认为英军船坚炮利,清军不是对手,主张妥协(当时曰“抚”)了结;另一种以林则徐为代表,主张与侵略者作坚决斗争。当英军兵临天津海口时,身为直隶总督的琦善,心知天津防备薄弱,害怕承担失败责任,竭力主张妥协。英军军舰只有5艘,白河口又有拦江沙封堵,大型军舰无法驶入内河,而且秋冬将届,北方即将封冻,援军和运输船皆难于北上。因此,只得将计就计,同意南下。道光帝见英军退去,如释重负,赞扬琦善“片言只语,远胜十万之师”。对于林则徐和邓廷桢,则先是申斥,随后革职查办。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战争的失败,琦善或须负一部分的责任,但是说他战前不设备,战中节节后退,不但与事实相反,且与人情相反。英人Davis甚至说琦善的军备已尽人事天时的可能。时人及以后的历史当然不信中国反不能与“岛夷”敌,他们说中国所以败全由宣宗(道光帝)罢免林则徐而用琦善。……实则林文忠(林则徐)的被罢是他的终身大幸事,而中国国运的大不幸。林不去,则必战,战则必败,败则他的声名或将与叶名琛相等。但林败则中国会速和,速和则损失可减少,是中国的维新或可提早二十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毫无革新运动,主要原因在时人不明失败的理由。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指出琦善主张妥协的理由,概括英军撤离天津的原因。
(2)材料二中“中国的维新”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林文忠的被罢是他的终身大幸事,而中国国运的大不幸”。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科学评价历史人物。
2023-11-11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1864年上海租界成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会审机关——洋泾浜北首理事衙门,并由上海道台与英国领事会商组织正式法庭,通过了《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根据章程,会审公廨为中国的司法机构,由上海道台派一名同知主持……凡遇案件牵涉洋人到案者,必须由领事或领事派员会审。章程严格限制了会审公廨的管辖权和陪审官的权限。

1911年武昌起义后,由于会审公廊的满人谳员逃匪,驻沪领事团趁机接管了会审公廨并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改组,改组后会审公廨谳员由驻沪领事团任命,其菥傣亦由领亭团披给;司法管辖权限大为扩充;取消上诉程…….

民国政府成立后,中方多次要求会审公廨恢复到辛亥革命前的状态,这种努力在国人的请愿、上海总商会的推动及中外政府双方的照会上乃至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提案中都有体现。但由于西方国家的阻挠,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

——摘编自陈策《上海公共租界法权变迁问题研究》

材料二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了修订新约运动,其中取消领事裁判权是一重点。南京政府与英美等国晨开多次谈判,于1930年收回了上海公共租界内由会审公癣演变而来的上海临时法院,达成了取消领事裁判权的初步协议。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鉴于中国战争的重要地位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呼声,1942年中英、中美达成了取消领事裁判权的协议,直到1943年中国似乎从形式上脱离了领事裁判权制度的桎梏。

新中国成立后的有关案件管辖的法律成果凸显了国家主权的司法自治原则,使中国涉外法权回归正统。

——摘编自胡燕《中国涉外法权变迁史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围绕上海会审公廨中外双方斗争的趋势及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领事裁判权在中国变迁的因素,并谈谈你对领事裁判权在中国变迁的认识。
3 . 时人眼中的条约

19世纪中期,某次列强侵华战争失败后,清政府朝野内外就签订条约有以下观点。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道光皇帝

香港准其赏借,厦门、宁波、上海等处亦可准其贸易,但只许来往通商,不准久住据为巢穴。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

浙江布政使李星沅

阅江南钞寄合同,令人气短,我朝金瓯无缺,忽有此磋跌,至夷妇与大皇帝并书,且约中如赎城、给烟价、官员平行、汉奸免罪,公然大书特书,千秋万世何以善后?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钦差大臣耆英照会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

兹蒙大皇帝解嫌释惑,恩准照旧通商,于广州一处外,又给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处,俾得广为贸易,实属体恤有加。惟贵国所定条款,期于永久遵行:而中国也有盟言,必须预为要约。言归于好,无话不可商量。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1)材料中所指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2)概括材料中“时人”对条约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时人”态度的看法?
2022-06-23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等级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4 . 国际法与国际关系

国际法的形成,与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

材料一   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1024日)


(1)该和约签订是为了应对(________)(单选)
A.英法百年战争   B.德意志宗教冲突引发的欧洲混战   
C.美国独立战争   D.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
(2)以下对该和约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双选)
A.明确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的核心思想   
B.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主权与独立等原则   
C.摒弃了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工具的陈规   
D.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材料二   中英《南京条约》(部分)

兹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来之不和之端解释,止肇衅,为此议定设立永久和约。
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三、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四、因大清钦差……将大英国领事官及民人等强留粤省,吓以死罪,索出鸦片以为赎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员偿补原价。
(3)就研究19世纪的国际关系而言,谈谈《南京条约》的史料价值。
(4)根据提示完善示意图中相应空格处的内容并概括近代以来国际法的发展趋势。
2022-06-22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的变迁

某学习小组同学在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发现中国海关长期为外国所控制,由此激发了他们探索近代中国海关主权的兴趣。他们发现,中国近代海关关税主权的丧失始于鸦片战争后的《江宁条约》

材料一 “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江宁条约》第十条


(1)《江宁条约》又称为《________》(填空)

1843年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中,更明确要求“定洋货税则值百征五”,即关税税率为5%。同年签订的中英《虎门条约》规定:中国将来“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2)至此,英国从中国获得的侵略权益是(________)。(双选)
A.协定关税 B.设厂制造 C.鸦片贸易合法化 D.片面最惠国待遇

1844年,清政府又与某国签订的条约中规定“倘中国日后欲将税则变更,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如另有利益及于各国,合众国民人应一体均沾”


(3)上述材料中的“条约”是(________)。(单选)
A.《辛丑条约》 B.《黄埔条约》 C.《望厦条约》 D.《马关条约》

关税自主权的丧失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此后,借由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使得上海海关陷入瘫痪的时机,英、美、法等国获得了上海海关的管理权,并把上海海关的制度迅速推行至全国。中国海关从业务管理到行政管理,完全掌握在外籍税务司手中。

材料二 近代中国海关大事记

18611月,总理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李泰国为海关总税务司。国民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都明确提出关税自主的主张。
186311月,总理衙门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1865年,总税务司署自上海迁设北京。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或新的关税条约。
1919年,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包括关税特权在内的一切特权的要求,遭到列强拒绝。国民政府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但最高只能征收30%的附加税,同时,仍旧保留了外籍税务司制度。
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的希望再次破灭。194910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成立,彻底收回了海关自主权。

材料三1863年总理衙门撤李泰国另派赫德任总税务司的札文


材料四1898年,赫德曾经这样说过:“我过去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使海关站得住脚,并且不放松任何机会来扩展它的根基,从而保证它的稳定。”

——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中国海关与英德续借款》

材料五 “1935年英国寄上海总署福贝士封”

如图所示邮件收件人福贝士(外籍)时任缉私科税务司。收件地址是上海赫德路(今常德路)421号海关总税务司署。


材料六1949年腾冲寄上海总署公函封如图公函的收件人是时任美籍总税务司李度,地址是上海常德路421号总署上海办事处。

(注: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要求总税务司署移驻南京。但英籍总税务司梅乐和借口南京无足够合适住房,将总署各科全部移设上海,称为“总税务司署上海办事处”,经过多次博弈,最终在南京设立海关总税务司署,但在上海开办总税务司署临时办事处)



(4)材料三四、五、六对于印证材料二“近代中国海关大事记”有怎样的史料价值?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变迁的认识。
2022-06-01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线上教学质量评估(三模)历史试题
6 . 恩格斯说:“每一次历史的灾难都是以历史进步为补偿的”。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自拟一个具体论题,予以阐释。(要求:信息准确,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1-12-13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第一中学锦山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02年,梁启超在《国之旧史》中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阅读材料。

历史的记忆

相关人物记载出处
林则徐1839年,林则徐使粤前夕:“死生命也,成败天也,荀利社稷,不敢竭股肱以为门墙辱”《林文忠公传》
1840年“八月后,启明星不……以英类作乱,水师提督关天培、湖南提督祥福阵亡为应脸之证”《英夷入粤纪略》
18408月,林则徐被革职伙差大臣后,“柳知夷性无厌,得一步又进一步!若便威不能克,……造地船,则制夷亦……有种国家,虽顶理捐度,不敢自惜”《密陈办理禁烟抗英不能歌手片》
18409月,道元帝下旨将林则徐革职:“交部严加议处,来京听候部议”……林则徐赴成途中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传》
孙中山1900年惠州起叉术成功,孙中山曾回顾说,在广州起义失败时,人们还视其为“乱臣贼子”,而到惠州起义失败后,“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表明“国人之迷梦已有渐醒之兆"《孙中山全集》
义和团民时为怀来知县的吴永说:“庚子之役,于吾国创已巨矣,痛已深矣”“然拳匪虽陋,尚知惯外侮之侵迫,同心以卫国家。.特苦其智不足耳。缕指二十年来之事变,吾未尝不叹此辈之.影响,犹为术可厚非也"《庚于西狞丛谈序》
一位御史在奏折中所说:“方今天下强部虎视,中土已成积弱之形,人心愤激久矣。每言及中东一役,愚父老莫不怆然泣下,是以拳民倡议,先得人和,争为投钱输粟。倡始山东,盛于直求,现传及各省。所至之处,人多赢粮景从。父老莫可拴束,妻子不阻挽,独悻悻以杀敌致果为心”《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梁启超观点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09-14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9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首都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周恩来总理提出要在纪念碑底座四周设置浮雕。19515月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决定,浮雕的题材要包括整个中国近现代革命史。

浮雕题材选择上确定了8个题材: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和“支援前线”、“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两个装饰性浮雕。

浮雕人物形象选择上,最初设计的画稿是一些著名历史人物,如“虎门销烟”一度将林则徐放在显要地位。最后讨论决定以群体性的英雄形象来表现人民战争的伟大功绩,如“南昌起义”,党代表冲锋在前振臂一呼,战士蜂拥而上,高举起义的红色信号灯奋勇向前。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设计方案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9 . 一封信件,两份译文

1792年,英国决定派马戛尔尼率团使华,以东印度公司董事长弗兰西斯·培林爵士致两广总督郭世勋信件的形式,将此事通知给中国。

材料一 为培林爵士信件英文内容直译,材料二为郭世勋上乾隆皇帝奏折所附此信之中译本。

材料一   最仁慈的英王陛下听说∶贵国皇帝庆祝八十大寿的时候,本来准备着英国住广州的臣民推派代表前往北京奉申祝敬,但据说该代表等未能如期派出,陛下感到十分遗憾。为了对贵国皇帝树立友谊,为了改进北京和伦敦两个王朝的友好来往,为了增进贵我双方臣民之间的商业关系,英王陛下特派遣自己的表亲和参议官、贤明干练的马戛尔尼勋爵作为全权特使代表英王本人觐见中国皇帝,深切通过他来奠定两国之间的永久和好。

材料二   闻得天朝大皇帝八旬大万寿,本国未曾着人进京叩祝万寿,我国王心中十分不安。我国王称恳想求天朝大皇帝施恩通好,凡有本国的人来广与天朝的人贸易,均各相好,但望生理愈大,饷货丰盈。今本国王命本国官员公举辅国大臣马嘎尔尼差往天津,倘邀天朝大皇帝赏见此人,我国王即十分欢喜,包管咭唎国人与天朝国人永远相好。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封信不同译本的理解。
2020-12-05更新 | 3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10 . 费正清眼中的不平等条约体系

材料一   虽然新的条约好象是在平等主权国家之间签订的,但实际上它们是很不平等的,因为这违反中国的意愿被迫处于较弱的地位,只能听任西方的商业和随之而来的文化入侵。到了20世纪,经过精神饱满的西方领事们花了三代时间的努力,发挥了条约的优点之后,条约结构才成为一个表达得很明确的、内容周全的体系。

材料二   治外法权用于通商口岸之后,便成为开放中国的有力工具,因为它使外商和传教士、他们的货物和财产,以及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中国雇员、信徒乃至门下帮闲,都可以免受中国当局的干涉。特别是法国,它采取了保护罗马天主教会及其信徒的措施。所有这些,至少可以说是损害了中国主权,并且非常有碍于中国反对西方剥削的自卫行动。

材料三   通商条约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条约税则,它定的税率很低,从而使中国人不能保护他们本国的工业。由于种种原因,条约低税率的税则在中国人手里办得没有效力,于是一批外籍人员便被聘于中国的海关。

材料四   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19世纪最美妙的外交手段),列强都可以分享任何一个外国从中国勒索到的权利。随着清朝气运的日趋衰微,条约体系不断增长它的势力。清廷愈来愈需要依靠英国在行政上和外交上的支持。因此,在实行条约体系的一个世纪里,中国人民经受了逐渐加速的、加重的并且往往是剧烈的变革过程。

材料五   在条约规定的新体制下,西方文明给中国带来了许多好的和坏的东西。鸦片贸易在1858年合法化以后,给英属印度提供了5%或15%的财政收入,同时基督教的传教运动由西方虔诚信徒团体积少成多的捐款来维持。19世纪30年代,英美基督教会开始发现现代医药在中国比圣经的作用大。教会办的医院立即设法防治疾病,包括戒治鸦片烟瘾在内。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


问题:
(1)依据材料一,请以相关史实说明“条约结构才成为一个表达得很明确的、内容周全的体系”?
(2)根据材料二至材料四,概述上述材料提及哪些不平等条款?如何理解条约体系的“不平等”?
(3)综合上述材料,你谈谈如何认识费正清笔下的条约体系。
2020-04-0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