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840年开始,列强屡屡发动侵华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一步一步的沦丧。下列条款涉及的不平等条约按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恩准英人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②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③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④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
A.①③②④B.③④②①C.①④②③D.④③①②
2021-05-14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新东方】【2021.5.19】【SX】【高二下】【高中历史】【SX00095】
2 . 《南京条约》签订后,时人对所有条款都有评论,对各条款危害的分析相当详尽透彻,唯独无人讨论协议关税条款。这是因为
A.传统观念根深蒂固B.协定关税所产生的危害有限
C.中英两国平等协商D.列强的经济侵略受到了限制
2021-05-0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2020-2021学年高二4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虽然林则徐是一位正直清廉的好官,但他依然不能摆脱权威之下谎言的困扰,。他在虎门销烟的同时,也本能地说些谎言。就是这一系列的谎言,使得道光皇帝血脉高涨,龙威大振,并发布圣旨,断绝一切与夷人的贸易往来,这才导致鸦片战争的战火开始蔓延。”该观点认为
A.封建制度是战争失败的根源B.鸦片战争完全是清政府挑起
C.林则徐并没有抵抗英国侵略D.鸦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偶然性
2021-05-0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2020-2021学年高二4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化的最初的一步。”材料中的“一块界碑”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指( )
A.“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B.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经济近代化由此开始D.中国政治近代化由此开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犯境
2019-01-30更新 | 1578次组卷 | 84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泰州中学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6 . 关于鸦片战争,许多历史学家基于史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结论差异很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正当满清嘉庆、道光两朝国势开始下降的时候,世界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变成走遍世界寻求殖民地的头等侵略国了。随着工业的发展,英国涌现了许多新兴工业大城,这些工业城市具有大规模的工厂,制造着各种工业品。由于英国工业的飞跃发展,提高了商品对殖民地和其他国家输出的要求;又由于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英国得以广辟新市场和新殖民地。在印度,英国侵略势力继续向广大腹地推进,获得剥削殖民地的无限利益。这个贪婪强暴而又在印度积有经验的英国海盗,对满清政府统治下的封建中国,抱着极大野心,一刻也不肯放松侵略的机会,是势所必然的。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近代史》1947年版

材料二   陈恭禄1934年完成60万字的巨著《中国近代史》,当时被列为大学丛书之一。他认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中英冲突的结果,这种冲突源自于中英两国误会:中外政教之悬殊,夷夏之别太严。英国要求通商与平等往来,但北京政府不知国际关系之变迁,本于轻视外人之心理,囿于旧档成案,视英国为藩属之国,视为蛮夷,拒绝平等往来,因此战祸之促成,自中国方面言之,殆由于官吏知识之幼稚。战争失败,证明了清代政治上、军备上积弊,非留心外事,彻底改革实无国强之道。对鸦片战争的后果,他认为虽然丧失了部分主权,但五口开放之后,贸易机会之大增,外商教士来华者日多,交通益变,而中国之闭关政策根本上不能生存矣!从总体上看,他对鸦片战争的评价是正面的,从对整个事件的评价来说,他更多的强调中国自身的责任和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摘编自龚云《反映学者立场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范文澜先生对鸦片战争起因及后果的认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史学家陈恭禄先生对战争起因及后果的认识。
(3)据上述材料,指出史学家范文澜、陈恭禄两位先生分析鸦片战争的角度有何不同,结合两部著作出版的时代背景推想他们研究鸦片战争的共同原因。
7 .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2016-11-18更新 | 828次组卷 | 99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晋城一中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