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近代历史就是中国人民抗争探索,反侵略求民主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伊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图1、图2、图3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根据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四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近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材料一和材料二对鸦片战争的共同认识是什么?用材料:二中的哪一结论可以说明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4)综合上述材料,指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2 . 下图是《神州日报》发表的漫画《江宁城缔约》,江宁是南京的旧称。下列选项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这次缔约导致中国“国门洞开”B.本次缔约是中外平等协商的结果
C.漫画中的外国人为日本人D.本次缔约的时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3 . 如图是19世纪50——70年代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趋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注:清咸丰年间,“盐引停运,关税难征,地丁钱粮复间因兵荒而蠲免(注:免除)缓征”。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称为“厘金”。
A.晚清小农经济逐渐解体B.晚清经济呈现半殖民地的特征
C.清政府强化对关税控制D.商品经济发展和通商口岸增加
4 . 老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回答:
(1)图一至图三所示场景分别与哪些战争直接相关?
(2)图一至图三中三个条约的共同危害有哪些?
(3)面对列强的侵略,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分别进行了哪些探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严格区分鸦片走私与中英正当贸易B.依法剥夺洋商在华贸易与居住权
C.清政府对他国具有立法权、执法权D.清帝国国力强大,成为世界霸主
6 . 阅读下列有关南京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因为浓缩着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光明日报》


(1)“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高1.842米”和“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悬挂”,这跟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前一事件对中国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1949年4月)


(2)材料二中的诗和图反映了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何伟大意义?
2020-06-1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如图是1845年伦敦出版的《复仇神号亲历记》。结合所学判断,该图

英国占领广州期间到乡下劫掠的情形
A.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侵略行径
B.揭露了鸦片战争中英军对普通民众的掠夺
C.说明英国人民已认清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
D.体现了清政府对民众的财产安全漠不关心
8 . 某一城市既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特区,仔细观察下图,该城市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图是一幅有关中国近代前期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抗争的思维导图。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图提出两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10 . 南京见证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今天,南京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阅读下列有关南京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安放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因为浓缩着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材料二

大总统誓词                                      中山陵

——《光明日报》


(1)“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高1.842米”和“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悬挂”,这跟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
(2)材料二中图反映了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何伟大意义?
(3)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为什么怎么说?
2019-01-0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