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鸦片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外流白银达600万两。1821—1834年朝廷颁布禁令8次;统治阶级中一部分人目睹社会危机,要求改革弊政,在中国严禁鸦片。这些现象(     
A.暴露了晚清社会的危机B.萌发了学习西方的思潮
C.体现了社会转型的特点D.扭转了清朝贸易的逆差
2 . 下表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部分进出口商品的关税变化情况。这一情况反映出(     
A.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要求B.英国拥有条约体系中的绝对霸权
C.民众生活质量得到一定提高D.近代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2023-01-04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九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资本主义终于打入了封建主义禁锢着的神圣王国”,如果鸦片战争来的早一点,“我们中国就远不是如此的面貌了”,“难道为了‘抗拒’外国,宁肯让我们中华民族倒退到刀耕火种不成?”这一论述(     
A.揭示了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源B.反映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
C.混淆了文明传播与侵略本质D.指出了政体变革的必然趋势
2022-12-1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值百抽五”(即进出口商品的税率为5%)。这些规定(     
A.捍卫了中国的关税主权B.加速了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C.便利了列强的资本输出D.提升了民族工业的竞争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英国领事阿礼国曾说:“《南京条约》确定的狭窄的范围和很有限让步的原则,实际上是承认了过去的传统,它是无法改变那种仅是口头声明平等而事实上背道而驰的情况的。废除这种原则并重建一个不同的基础,看来是为我们政治上的平等所必需的。”这说明《南京条约》(     
A.打破了清朝传统的封闭体制B.受到中国军民的强烈抵制
C.未使英国侵华意图完全达成D.基于中英平等基础上签订
6 . 1938年,史学家蒋廷黻指出,“当时的人对于(《南京条约》)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经不易防范,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到清朝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这种变化表明(     
A.五口通商的危害逐渐减弱B.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危害加强D.国人主权意识逐渐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面对鸦片的危害,清政府曾于1729年和1799年颁布法令,禁止鸦片进口,但由于这一贸易非常有利可图,以致中国官员接受贿赂,允许走私。19世纪中叶,中国人强行禁止鸦片交易时,便爆发了鸦片战争。这说明(     
A.商品输出引发鸦片战争B.法制建设防止发生战争
C.政府腐败导致外敌入侵D.鸦片输入导致白银外流
2022-07-27更新 | 560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马克思说,自1842年开放以来,中国市场形成了特有现象:中国出产的茶叶和丝向英国的出口一直不断增长,而英国工业品输入中国的数额整体来说却停滞不变。这一局面( )
A.反映了马克思对中国社会有深入了解B.表明中国的传统经济继续引领世界
C.体现了自然经济主导下中国市场特色D.说明中国对外贸易保持了出超地位
9 .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置了专门的对外交往机构——驻广州的五口通商大臣。1859年移驻上海,后改称南洋通商大臣,1861年划归总理衙门管辖。这种转变实质上反映了(     
A.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开端B.中国被迫全面对外开放
C.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加深D.对外交作用认识的深化
10 . 鸦片战争前,广州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最主要窗口。鸦片战争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从1844年的87.4%到1855年降至21.8%;而上海则由1844年的12.6%到1855年升至78.2%。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上海的区位更有利于列强商品输出B.清政府的海关关税收入逐年增加
C.中国主动加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协定关税导致两地贸易地位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