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南京条约》签订                                 图二《马关条约》原件                      图三《辛丑条约》

材料二   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渡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中国共产党《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的图一、二、三签订于哪三场战争之后?并分别写出三场战争期间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
(2)简要说明材料二中”全国军民奋起抗战”的主要史实(从国民党、中共、少数民族三方面举例),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意义。
2020-01-1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屡屡遭受列强的侵略,抗击外来侵略、实现救亡图存成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主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

材料二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发发可危。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自光绪十五年至甲午中日战争六年间(1889年~1894年),竟然只舰未添。原来清政府的海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此时已被日本赶超……本几乎所有主力舰船都已安装速射炮。

——罗援《甲午战争惨败的十大教训》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出自于哪场战争中的哪个条约?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主要危害。
2020-01-11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东印度公司解散后的英国商人,一脑门的做生意,抢市场,把一大堆西餐刀叉和钢琴之类运到中国。卖不掉,便以为是口岸不够,于是就逼政府把大英帝国的舰队开过来。……说起来,今天的先沿海,后沿江的区域开放,还是他们路线的翻版。英国人企图在这根“丁”字型的水线上,按尺寸分割,把每个城市都变成新孟买、新广州。

——以上材料均摘自李天纲《历史活着》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非常大。第一项规定确立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的税率。第二项规定使“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获得了管理自己的权利。第三项规定则保证了以后其他国家在中国得到任何权益,英国都可以同样享有。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人企图“把每个城市都变成新孟买、新广州”的原因和手段。
(2)指出材料一中三项规定的内容;概括这些规定的危害?
2020-01-01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第一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侵华战争把中国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材料一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制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维卡所说的“当前局势”指什么。为什么他认为“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提交的和平条款汇聚了国内不同集团的各种要求。陆军坚持割占辽东半岛,这将便于日本控制朝鲜与北京。海军希望取得台湾,以此作为日后进军南亚的基地,同时也想租用辽东半岛。财界要求中方赔偿白银2亿两。……日本政府将这些观点综合为一个十条和谈方案,而把重点放在赔款、割地、朝鲜的独立以及商业与航海方面的特权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日本提交的和平条款《马关条约》”中关于“商业”特权的内容,并说明这一时期列强经济侵略中国的方式的变化。

材料三   中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

——摘编自郑观应《盛世危言》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通商口岸设立的演变趋势。
2019-12-2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的官方文书中,动辄出现“夷性犬养”的说法,甚至不将这些远来的“夷狄”视作人类。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清朝割地赔款,已是大失颜面,却也依旧自居“天朝”,弄得 英国人在《南京条约》内义正词严地表示要寻求双方地位的平等。

——曹南屏《“夷”与“洋”:偏远的“他者”近代中国观念与物质的双重变奏》

材料二   19世纪40年代~20 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代表及其经济思想


材料三:



(1)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传统心态,并指出这种传统心态被逐渐打破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述近代知识分子为国家求“富强”在经济思想方面的认识轨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揭示近代中国先进分子为国家求“富强”所显示出的精神特质。
(3)材料三的刊物反映的运动的前期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19-12-1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泸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构建框架,形成知识体系,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完成表格中的填充要求。

图片材料战争名称结果影响或意义


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宝座上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抗日战争中国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请纵横对比表格信息,完成表格中的空白信息。
        
        
        
        
        
(2)近代以来,中日两国进行了两场战争,结局完全不同。试从领导力量、国际环境分析其原因。
2019-12-1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19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追求近代化的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对古老东方(封建制度)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走“不是先占领城市后取乡村,而是相反的道路”,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中国革命战争是持久战,帝国主义的力量和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规定了这个持久性……要打倒敌人必须准备作持久战……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防止冒险主义

——1935年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在1937年8月7日的国防会议上,国民政府决定开展“全面抗战”“采取持久消耗的战略”。蒋介石这时亦认为,“倭寇要求速战速决,我们却要进行持久战、消耗战。”

——《先总统蒋公全集》


(1)依据材料一,概括导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政治原因,并从近代化角度说明为何“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反封建方面的最大功绩是什么?
(3)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形成两种不同结局的主要原因。
2019-12-1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述三个条约,分别与哪些战争相关?
(2)这些条约对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程,起到怎样的影响?
2019-12-1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材料三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以上材料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四       到了建都天京, 就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的纲领, 从反满的民族革命大步跃进到反封建的社会革命。到太平军来了,“郡县所经,如行时雨。旌旗所指,了解倒悬”,给农民们解除了封建剥削和封建压迫。他们有衣有食,感受到革命所给予的幸福,效忠于太平天国。……随着形势的发展,再进一步采取向农民颁发田凭措施, 收到了“耕者有其田”的效果,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什么不平等条约?它们分别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
(2)以上三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3)在材料二的各项条款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什么?由此反映出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与义和团运动相比,它们对待西方资本主义的态度有何不同?
10 . 识读下列三幅图片

图一:《南京条约》签订场景


图二:《马关条约》签字仪式


图三:《辛丑条约》签订仪式


以上三幅图片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都分别是在什么战争失败后签订的?请指出图一和图二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2019-12-1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