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43年前后新旧税率比较

项目旧税率(银两)新税率(银两)
正税实征
进口货物棉花(每担)0.2981.7400.400
布(每匹)0.0690.3730.100
白布(每匹)0.2850.7020.150
棉纱(每担)0.4832.4061.000
双幅细布(每丈)0.7121.2420.150
出口货物南京丝(每担)15.27623.73310.000
广州丝(每担)8.57610.57010.000
茶叶(每担)1.2796.0002.500
糖(每担)0.2690.4750.250
棉布(每担)1.8442.6511.000

注:1.实征(税)包括正税及其他附加税;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规定:凡系进口、出口货物,均按新定则例,五口一律纳税,此外各项规费丝毫不能加增。

——摘编自陈争平《不平等条约下近代关税制度的形成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843年前后新旧税率比较”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2-03-18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评述类-2021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非选择题高分攻略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从上述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信息,信息之间要有关联,阐述合理,有史实依据)
2022-03-04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老子》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诸葛亮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

——习近平


以上名句蕴含着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度思考,请你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论述充分)
4 .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材料一要正确看待中国近代革命,就必须对中国近代革命的全过程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应当说,中国近代革命是一个持续不断、接力发展的过程,必须完整地看,不能只抓一点、不及其余。……这一完整过程的主要部分,镌刻在矗立于首都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组浮雕上,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永远怀念。所以,毛泽东在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撰写碑文时,特意写了一段充满感情的话:“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李捷《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

材料二 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被誉为史诗般的建筑经典,已经走过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纪念碑分碑身和基座两个部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下层须弥座束腰部位那10幅汉白玉浮雕。东面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南面为“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西面为“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北是正面,为“胜利渡长江”,在它的两旁,有两幅主题为“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的浮雕。

——孙希磊《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主题是如何确定的》


这些浮雕为何被镶嵌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上?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对此做出历史解释。要求:先总体阐释理由(包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目的,10幅浮雕的整体内容和地位);然后从材料二中的10幅浮雕中任选其二作为证据进行论述,在论述时,要求史实准确、解释合理、逻辑清晰;最后进行总结提升。
2021-07-12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而是某大学教授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讲稿目录。

第一讲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论“中体西用”

第五讲李鴻章与中国近代化

第六讲

第七讲"戊戌”与启蒙

第八讲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

第九讲

第十讲略论演化中的中国近代文化

第十一讲秘密会党与中国社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讲稿中的任意一处“”进行补充标题,并说明理由。(要求:标题明确,符合时序;理由阐述符合逻辑,史论结合)
2021-04-2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41年12月,当鸦片战争战事正酣,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亚当斯发表演说:“一般的看法都以为争执不过为了英国输入几箱鸦片,中国政府因其违法输入而予以查抄,但是我却认为这完全是错误的看法。这只不过是争端中的一个偶然事故,而并不是战争的原因……战争的原因是磕头!”这就是西方学界十分流行的“文化价值冲突论”,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主要是中西文化观念不一,中国人不以磕头为耻,但西方人难以接受。

——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亚当斯的观点。(要求:观点正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1-01-24更新 | 982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1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7 . 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华民族意识的反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般说来,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表现为民族意识的觉醒。何谓民族意识?有学者解释说:“民族意识,乃人民能巍然雄立于宇宙之要素,亦日民族自觉。简言之,即民族自知其为民族之谓。”民族意识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最基本的思想观念。可以这样说,所有与民族有关的观念形态,诸如民族精神、民族道德、民族文化等,都建立在相应的民族意识的基础之上。正如周恩来所说:“一般的人开始最容易有一个民族观念、民族立场。因为中国是一个百年来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半殖民地国家,所以容易使我们产生爱国的民族观念。这是一个好的起点。”

——摘编自史革新《略议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醒》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近代中国民族意识”提炼一个观点,并对该观点进行评论。(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评论充分;逻辑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将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局势形容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188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一书》中指出:“今海外略地已竞,合而伺我,真非常之变局也”。吕思勉先生在《中国通史》中认为“自西力东侵,中国人遭遇旷古未有的变局……且将数千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一举而加以颠覆”。

——据李鸿章《筹议海防折》、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中的“变局”观念,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阐述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19-06-08更新 | 6186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技巧08小论文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嘉庆、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当然不认识那个西方世界,直到现在,我们还不敢说我们完全了解西洋的文明。不过有几点我们是可以断定的。第一,中华民族的本质可以与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相比,中国人的聪明不在任何别的民族之下。第二,中国的物产虽不及俄美两国的丰厚,然总在一般国家水平线之上。第三,秦始皇的废封建为郡县及汉、唐两朝的伟大帝国,足证我民族是有政治天分的。是故,论人论地,中国本可大有作为。

——以上材料摘选自蒋廷黻于1938年完成的《中国近代史》一书。

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称蒋廷黻“执中国近代史研究之牛耳。”


围绕“中国本可大有作为”这个充满民族自信的大胆判断,从上述材料中任意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