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下面是某学生在学习了《鸦片战争》一课后所做的总结。其中②属于
由于鸦片战争失败①,清政府被迫于1842年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②,内容包括割让香港岛、开放通商口岸等③。中国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④。
A.历史背景B.历史叙述C.历史影响D.历史意义
2 . “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
A.永久居住权B.海关管理权C.领事裁判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
3 . 近代西方的战争条约,其固定格式是将战胜者置于战败者之前。而中英《南京条约》的中文原件序言第一句是“兹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在条约所有涉及中英双方的表述中,均把清政府排在前面。这表明清政府
A.坚持闭关自守政策B.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C.遵守近代外交规则D.维护传统宗藩关系
4 . 在《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中方代表提出增加补充条款。在随后签订的补充条约中,26类160余种货物税率用两国协定的方式规定了下来,实际税率在5%左右,为当时世界最低。由此可推知
A.中国争取到了关税平等互惠权力B.中国积极主动了解国际关系准则
C.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闭关锁国政策开始走向瓦解
2021-05-22更新 | 236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利用外国传教士、商人、船长和报纸编辑到镇口参观销烟的机会,询问各种鸦片、英国海军、汽船等情况;利用英船“杉达”号遇风沉没,受难船员逗留广州的机会,了解英、美、土耳其等国的地理、文化知识。这些行为
A.有助于进一步开眼看世界B.促进了对外战争的胜利
C.使清朝放弃闭关锁国政策D.抵制了列强的侵华行径
2021-05-16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英国外交官安德鲁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烟,英国人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由此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禁烟运动触动了英国的利益B.为获取更多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C.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D.英国成为全球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2021-05-16更新 | 135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在《南京条约》《虎门条约》的签约过程中,清朝方面无一例外放弃使用本国译者的权利,完全听任外国译员占据谈判桌,包揽翻译工作。这一做法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中方只能接受英方译本B.维护了天朝上国尊严
C.确保了谈判的顺利进行D.清政府建立近代学堂
2021-03-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南京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的演讲“(虎门销烟)……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对付中国的唯一办法,就是先揍他一顿,然后再作解释,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这反映了英国的根本意图是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满足工业革命的扩张需求
C.制造中英贸易争端D.实现中英两国的平等贸易
9 .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放东南沿海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1858年《天津条约》和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又开放沿海、沿江11处通商口岸;1895年《马关条约》又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主动顺应资本主义的潮流B.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特别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D.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10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C.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D.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