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都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这反映了其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获得永久居住权
B.获取巨额战争赔款
C.要打开中国市场
D.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018-11-23更新 | 236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第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咸丰十年,清廷派怡亲王载垣为钦差大臣在通州与英国代表谈判。条件本已谈好,但是英国代表夏巴礼要求向中国皇帝面递国书,致使载垣忍无可忍。于是载垣与僧格林沁以“谋反”罪设计捉拿英法代表共计39名。这一事件
A.导致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B.表达了民众反抗侵略的决心
C.使列强侵华逐步深入中国内地
D.体现了清政府昧于近代外交
3 . 咸丰皇帝亲自批准的《天津条约》明确规定西方公使可以常驻北京。但不久,他就借上海关税谈判之机,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自由贸易为条件,将取消公使驻京等条款作为“第一要事”。这主要说明
A.清政府极力维护国家主权
B.清政府不认真履行条约
C.统治者天朝上国思想严重
D.清政府接受了自由贸易的主张
2018-11-10更新 | 906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指出:“今日没有人会替一手持枪、一手兜售毒品的恶霸行为辩护;但这一众所认同的观点,依旧未把毒品本身当作问题的关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不应忘记,近代历史上,以维护可耻的毒品贸易为目的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发生在
A.1840年、1856年B.1840年、1883年C.1860年、1894年D.1860年、1900年
2018-11-07更新 | 3183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铁路一中2018-2019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1875年3月,李鸿章在处理马嘉理案时提到,马嘉理未经中国地方官同意,擅自带领武装探路队深入中国内地,“不独有违条约,亦显悖万国公法……中国自主之国,岂容他国无故调兵入境?”这说明
A.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B.李鸿章具有国家主权意识
C.清政府对外自主意识增强
D.李鸿章否认领事裁判权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此观点的依据是战胜国
A.掀起瓜分狂潮
B.希望利益均沾
C.扩大资本输出
D.要求扩大市场
2018-10-18更新 | 254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值百抽五”的税则是西方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获取的一项重要经济特权。1858年《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进出口货物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收关税。”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低税率国家。“值百抽五”
A.使列强控制了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B.适应了列强对中国商品输出的需要
C.加速中国经济近代化
D.有效减少了各国间的贸易壁垒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贸易部强调,英国政府“不但不去压迫中国政府使其放松所制定的规章”,而且“将要对中国政府在抵抗对它的政权和行政的不法侵犯方面给予道义上的支持”。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英国政府试图与清政府建立完全平等的外交关系
B.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迫使英国放弃了领事裁判权
C.自由主义原则的确立改变了英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D.英国的目的是为了保存清政府以维护其在华利益
9 . 鸦片战争期间,道光帝在“剿夷”与“抚夷”的问题上曾摇摆不定。如果说(清政府)对外的“抚”字在鸦片战争初起时还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让步,而到19世纪末几乎已成“降”的同义词。“抚”字含义的变化实质上反映出
A.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博弈
B.民族危机的加剧与深重
C.清政府国际地位的下降
D.不平等条约的发展延伸
10 .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棉货输入一度十分强劲,在入口诸货中,除鸦片外,棉货占绝对多数。不久后,英国在华棉布销售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其销售份额棉布不及英国海外市场的10%,棉纱的3%,其主要原因是中国(  )
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传统经济结构根深蒂固
C.通商口岸开辟有限D.传统手工业的优势犹存
2018-10-01更新 | 298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