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开放南京等处为通商口岸”、“各国商船和军舰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列强获取上述特权始于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2021-05-05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接恭亲王咨文,敬悉銮舆(皇帝的车驾)已出巡热河,(夷)氛逼近京城仅二十余里,为之悲泣,不知所以为计。”该日记记载的事件发生于
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4 .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获得军费赔偿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2019-01-30更新 | 2683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6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法国对华远征军的一名翻译官曾对“两个联合的民族”在抢掠方面的“特点”进行对比:法国人毫无章法,甚至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英国人则是有组织有安排,有条不紊。该行径发生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和英法美俄四国代表就《天津条约》的条款进行了谈判。四国代表认为容易达成一致的“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条款遭到清政府的极力反对,而四国代表认为可能需要进行艰苦谈判的“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条款清政府很快就同意了。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A.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意识,仍有“天朝上国”思想
B.四国代表和清政府在谈判中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致
C.清政府认为“华夷有别”,拒决外国公使进驻“天子脚下”
D.清政府认清了列强侵略本质,防范可能发生的侵略行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